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长锋
刘长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81
  • 关注人气:2,6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党校有何权利卖“编制”?

(2006-09-19 10:38:33)
分类: 杂文、时评
        清朝及至更早的时候,在我们的官僚体系里有捐官的传统。如果你家里有钱,而且有当官的欲望 ,那么可以。只要你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来,弄个一官半职不成问题的。西方国家选总统、选议员、选州长,也大多是通过银子来运做的,以金钱开路,拉拢支持者,打击对手,这也看作捐官的一种形式吧。但在清代以前,捐官是经过政府同意的,也就是说,在为了增加国库收入这一目的的支配下,捐官得到了政府的许可和法律的承认,在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了合法化。西方国家的金钱选举,虽则也是白花花的银子做铺垫,但是无论如何,能否当选,必须要首先经过广大选民的考量和评判。选民们对于政客们之间的金钱游戏不感兴趣,他们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为这种金钱游戏做裁判。
        湖北鹤峰县党校,为了修大楼,竟然打上了财税等事业单位的主意。只要你交上四万两千元,我就可以保证你毕业后不用考核,能到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工作。2001年和2002年,该校招收了两届三十名财税大专班学员。毕业后全部根据私下的协议,进了当地乡镇的财税部门工作。从2004年开始,根据政府规定,该县所有财政拨款单位进人,必须经过考试,但该校30名“大专”生,却没有经过任何考核,直接分配,占了编制,吃上了“财政饭”。
        省、市、县明文规定,进财税等财政拨款单位,必须要通过政府组织的统一的考试。但是这30人仅仅因为给党校交了四万二千元,在一张协议的支持下,在众多考生的众目睽睽中,大摇大摆地进了编制。这一违规操作的恶性结果有三个:一是一部分成绩优秀,按法定程序经过考核本可以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因为这30个“插队生”,而失去了一次机会。二是乡镇财税部门也因此失去了选拔“良驹”的准性砝码,给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而第三个呢,则是当地党组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在群众的眼中打了大折扣,这一后果才是最严重的。
        所谓党校,就是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培养优秀干部的专门机构,必须以人的能力素质作为培养和选拔的第一取舍标准。该县对这一违规操作的依据是:招生对象必须为国家承认的中专以上学历,且要完成所有课程计划,考试合格。根据记者采访,一个叫郭喜的毕业生反映:自己入学时没有任何考查,并且自己没有上到中专的水平,只要交了学费就可以上,学费是第一选择取舍标准。而且这些学生都知道,只要一入学,“铁饭碗”就端在了手重,没有任何顾虑,在校期间都是不好好学习,整天混日子,熬毕业。但事实上呢,这30人,最后没有一个因为考核而漏掉,全数按照事先的协议,如愿以偿地进了当地的经管站工作。只要我的银子拿到手,这个“官”就是你的了。如此做法,不仅不符合县里文件的规定,而且是对党的事业不忠诚不负责,对学生的前途和成长不负责。
        人算不如天算,往往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人愿。这些经过违规操作占编制的学生,在上岗不到半年的时间,恰好碰上了省里进行的乡镇配套改革。经过实践检验,30人中,其中18人因不合格而在工作不到半年后就被“下岗分流”了,占了所有“毕业生”的大半数。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由此可见一斑。在鹤峰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1600元的国家重点扶贫县,四万二千元对一个普通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刚上岗不到半年就下岗,四万二千元打了水漂,大家当然是死活也不肯答应的了,自此这18个家庭踏上了“集体上访”的路。也正因为这次“集体上访”,才揭开了这次卖编制事件的内幕。
        党校卖编制,究竟是谁赋予了他们这么大的权力?而又是什么原因在背后作怪呢?当官本位的思想遇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后,人的欲望膨胀,在一种潜规则的支配下的侥幸心理在当中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该县党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黄成举表示:类似的大专班前些年在其他地方都办过,鹤峰这次如果不是碰到乡镇配套改革,根本就不会有这件事。反而是一项学生、党校“双赢”的做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大家都在抢劫,为什么我就不能趁火打劫呢?只不过我这次运气不好嘛。很有些腿脚不好反倒埋怨路不平的味道。
        学生交了钱,没学到知识,而且没有得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家里的四万二千元也打了水漂,这是一大失。党校声誉受损害。党委和政府形象被抹黑,这是一大失。说是”双亏”倒也名副其实,何来“双赢”之说?只是当中有那么个别一班人,倒是切实尝到了甜头,但最后总归只是百姓吃亏、国家吃亏而自己受益的 “独赢”罢了。
 
        注:文中所引用数据和消息据《南方都市报》9月19日消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给小S的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