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院和高校叫板,为啥叫学生埋单?

(2006-08-03 10:54:27)
分类: 杂文、时评
        根据“大洋网”消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采取不交30元录取费不寄新生名单做法,今年遭到7高校联合抵制。考试院和高校本来都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教育职能部门,就因为小小的30元而闹的不可开交,根据形势,看来就差很快要对薄公堂了。人家说是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而这次却恰恰相反了,就目前来说,考试院和高校似乎都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是呢,那些可怜的学生娃们可就悲惨了。因为:“7高校联合抵制江苏考试院不交费不寄录取名单做法,”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585学生未及时收到通知书 。”根据网上消息“直到7月28日,在江苏,至少有585名高考学生仍在等待通知书的到来。”
       手下“两员大将”闹矛盾,教育部就不能坐视不管了,根据教育部的协调,“7月25日之后,江苏考试院向上述高校陆续发出名册,风波暂告一段落。”但是根据中科大招生办负责人说:“由于从2002年起江苏方面就未提供新生录取名册,导致今年该校6名学生未拿到毕业证书。”
        金榜题名在中国古代是人生四大喜之一,虽然如今不流行八股取士那一套了,但是能上大学、上好一点的大学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似乎也是他们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但是就因为人家考试院 和高校之间30远的事情,不得不在家提心吊胆地等候那迟来的“福音”了,甚至还有的却因此与自己向往的大学失之交臂了。
        作为考试院,网上招生录取,本来是自家工作职能所系。早些年的时候还没有网上招生的时候,都是各高校招生办的人奔赴各地现场招生,招生办的人来回全国各地跑,差旅费一年是多少?没有人统计过。但是为什么要实行网上招生呢,除了为了使招生工作更加透明和快捷一点外,难道节约侪旅费也不是考虑的因素吗?能节约为什么还非得要浪费呢?
       8月2日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接受了采访,他认为高校是应该交录取费的。因为以往现场录取时,高校招生人员的餐旅费用也都是由高校自己出的。“现在网上录取了,不应该交点钱吗?”但具体收费标准,教育部并无明确规定。 以前你办事要在外面吃,要在外面喝,还要坐飞机和火车,这些钱你高校都出了啊,但是现在网上录取给你节约了这一项要多少钱啊,难道你交点不应该吗?以前要吃要喝,所以要花钱,但是 现在你不吃不喝了,但是钱你还是必须要出的。这个是个什么逻辑,我们这些圈外人士知识面有些狭窄,或许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哈工大招生就业处处长慕永国认为,教育部并没有具体文件规定高校向各省缴纳相关费用,收费并不合理。他同样援引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规定中关于收费的表述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经费,应由地方教育事业费列支。”考试院做的是什么事情,难道不就是考试招生这些工作吗?难道政府没有给他们工作的经费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政府给发工资,给工作经费,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情,还要向他人收取费用,这种逻辑也确实够可笑的了。问题的关键是我要有“预算外收入”,也就是我们要“创收”,这或许才是个中的原因。
       都是教育智能部门,一个要钱,一个拒绝交,你扯我,我说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最终谁有道理呢,也许我们永远也弄不明白,地方的土政策和政府统一的政策不协调也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但是,实实在在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是谁呢?显然不是考试院,也不是高校,受到折磨和损失的只有那些在惴惴不安中期盼通知书的孩子们。
       十九世纪的时候,日本人和俄国人打仗,不在俄国打,也不在日本打,他们跑到中国的土地上打仗,虽然各自都觉得自己有理,虽然也各自都有了些损失,但其实呢,受到最惨重损失的却是我们可怜的中国老百姓!以前人家说是“鱼蚌相争,鱼翁得利。”现在却是考试院和高校“顶牛”,高考的学生“埋单”。“今年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那么明年呢?明年你继续做好“埋单”的心理准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