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溯源篇:东方山因何得名?

(2023-09-29 08:49:11)
    溯源篇:东方山因何得名?



         篇首语:位于黄石市下陆区境内的东方山,号称“三楚第一山”,其门坊石刻,系清康熙时大冶籍武英殿大学士余国柱手笔。



       东方山因何得名? 我们不能空口无凭,更不能望文生义,而必须让有文字记载的史料说话。 翻开《四库全书》的《湖广通志》,持两说并存,其理由是:“东方山,邑主山也,气势磅礴,中多药草,实为武昌东界,故曰东方;俗传东方朔隐处。”清康熙(1662一1722)、同治((1862一1874)《大冶县志》也都存两说。

     东方山,就其地标的方位而言,实为武昌东界,无须赘述。若谈及东方朔隐处,还必须作一番考证。

         据有关文史资料显示,唐《舆地碑记》就有“东方山,汉东方朔之故居也”的石刻记载。明嘉靖(1522一1566)《大冶县志》引自旧志:“东方山在县治北35里,世传东方朔寓此,故名”。从唐《舆地碑记》到嘉靖《大治县志》,曾连篇累牍地记载了东方山、曼倩山、莲花山、书堂山,都以东方朔及其子(灵子、妙子)的名字命名,不是偶然的,正如该志《流寓》篇指出:意者(东方朔)周游方外而寓于此耶。”

       《汉书..东方朔传》人物介绍,“东方朔(前154一前93),平原厌次人,十三学书,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十九学孙子兵法,二十二仕武帝”。

        据有关文字资料记载:东方朔幽默风趣,才华横滨,即由“至公车上书”的途径而被汉武帝器重,“常在侧侍中”。汉武帝初年,国家富裕。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东方朔随汉武帝巡南郡,从(湖北)江陵顺江而下,直至鄱阳湖(古彭蠡)。长江南岸的今黄石地区,是其必由之路。东方朔是个狂人,有一次喝醉了酒,进入殿中后在殿上小便,而此举被其他官员弹劾。因犯下大不敬之罪,汉武帝下诏免其官职,将东方朔贬为庶人。东方朔被贬期间,可能就是他在大治、在东方山寓居的时间。嘉靖《大冶县志》把东方朔寓居东方山的事载入该志的《流寓》篇,有这样一首歌谣流传::



汉帝南巡过此山,

东方一到便流连。

移时醉溺君王殿,

逗到于斯又二年。



       从以上歌谣中不难看出,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南巡时到过东方山,使其流连忘返,回到朝廷以后,只好采取滑稽手段,醉溺皇殿,达到再次来东方山寓居的目的。

       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寓居大冶、东方山,他自己写过《设客难已论》、《设非有先生论》等文章,就是最有力的旁证。

    据南宋王象之的地理专著巜舆地纪胜》记载:“东方朔读书堂在大冶县东方寺(今黄石市东方山)”,这是东方山名称由来的重要记载。见于文学作品记载的有南宋状元王十朋(1112一1171)的七绝《题弘化寺》:



大冶迢迢接武昌,

西征逾月到东方。

白莲智印蟠桃朔,

仙佛同归一道场。



注:弘化寺是东方山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

所谓“白莲智印蟠桃朔”,是指弘化寺第一代禅师智印(786一819)曾在山寺前凿池植白莲,东方山也曾是东方朔的寓所,“蟠桃朔”指民间流传东方朔偷王母蟠桃的故事而言。

      据《汉武故事》记载,东郡 (今山东、河北、河南交界一带,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贡给汉武帝一矮人,其高七寸,衣帽 具全。武帝常令在桌案上行走。疑其为山精, 召东方朔问。东方朔见矮人,问道:“巨灵,你为何到此,你母还家未?”矮人不答,指东方朔对武 帝说:“‘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实。这小儿不良, 已经偷过三次,因此得罪王母,被贬谪来此。”武帝大惊,始知东方朔非凡世之人。后世王母蟠桃会之传说,即源于此。

      据传,在黄石市龙衢湾入口处,有座始建于明代成化年初的古牌楼,当地人称据东方朔牌楼。据当地的《陆氏家谱索引》记载,东方朔牌楼古时只有石坊,石坊有三门,正中门楣正面额书“上古仙踪”,背书“岁星瑞桃”,两边门楣正背面各额书一至今尚少人认识的古楚文字。宋真宗时这青石坊曾维修过一次,元末红巾军与元军激战时被毁,那四个古楚文字,明代重修时被描存在陆氏宗祠之中。

         综上所述,东方山因何得名?当你看完上述这段文字,应该对两说并存,有一个粗线条式的大致了解。



          篇后语;东方山以其山色之秀,古寺之闻名,昔日到此云游的僧侣常年不断,当今前来揽胜者络绎不绝,现已辟为东方山风景旅游区,致力于打造中国佛教的第五大名山,将建起“药师佛道场”,与鄂西的武当山相对应,在湖北形成“问道武当、拜佛东方”的宗教文化旅游格局。



注:1、参考书目《湖广通志》、《大冶县志》、《汉书.东方朔传》、《汉武故事》等;

       2、《汉武故事》及“东方朔牌楼”相关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