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篇:人生的终极目标一一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起

(2023-09-11 16:50:40)
 探寻篇:人生的终极目标

     一一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起



       记得当年在武汉大学求学时,哲学系彭高清教授在给我们传授心理学知识过程中,比较系统地阐述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彭高清教授指出,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

一丶框架结构(呈金字塔结构)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有将需要系统分为七个等级的说法,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级的旧版传播较广,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匮乏性需要”,也叫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

       所谓“成长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七种层次理论还包括认知理解需要和审美需要)。是指不回避挑战,甚至刻意追求挑战;不回避紧张状态,甚至刻意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成长性需要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

       马斯洛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二、理论简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归根结底,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揭示出人类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内部驱动的。人类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不仅是基于生理需要,还包括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这种理论在人类行为和动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中。组织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提高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组织可以通过提供有益的培训、奖励和认可,以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一个有关人类需求和行为的理论,它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这个理论在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组织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了解人类行为和推进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三、重要启迪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诫我们,人类的需要是有序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因人而异的。

         首先,人类的需要是有序的。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人们会开始追求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或教育者,我们需要了解员工或学生的需求层次,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激励,帮助他们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其次,人类的需要是动态的。一旦一个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应该时刻保持进取心和求知欲,不断地挑战自己,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

      再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或教育者,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员工或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支持和激励,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最后,人类的需要是全面的。只有满足了所有层次的需求,人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平衡,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多个方面,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四、实践意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站在金字塔顶峰上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激励机能和动力机制,对于我们的人生成长、成才、成熟,乃至成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对于年轻人(包括少年和中年这个年龄段的人)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需要。我们必须要了解人类的需要层次、动态和个性化,注重平衡,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有道是,少年不得順境,中年不得闲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必须咬定人生奋斗目标,克难攻坚,砥砺前行,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功成名就,从而达到有一种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二)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退休赋闲在家的老人)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实现健康与快乐的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好的心情,快乐是根,健康是本,有根有本,岁岁安稳。我们正走在慢慢变老的路上,人生旅途上充满了乐趣和精彩,快乐就在于实现了心灵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所以,毋须赘述,对于老年人,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健康与快乐。只有健康快乐,才能延年益寿,从而达到有一种安全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注:本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参考书目有《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