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篇:切忌过分“节约”
(2022-04-18 11:02:27)节约,
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
是中华儿女的,
优秀品德。
这一点,
无可厚非。
但是,
如果过分“节约”,
留钱不留“命”,
那岂不是成了,
人生的悲哀?!
我们不赞成,
挥霍无度,
花钱如流水;
我们也不赞成,
所谓的“节约”,
钱就是“命”,
“命”就是钱。
如果是这样,
那人活在世上,
还有什么意义?
记得有位高人,
对钱的掌控,
总结的很到位:
钱只有花出去的,
那才是钱,
如果钱没有花出去,
那就是纸。
众所周知,
我们存钱,
就是要有点“老底”。
等我们老了,
主要是用来维护身体健康的。
这一点,
大家不仅是深信不疑,
而且是身体力行。
近闻有一位女同胞的姐姐,
可谓是“节约”之“奇葩”。
她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
退休前,
有份固定的工作,
退休后,
有份稳定的退休工资。
因身患疾病,
她“节约”的程度,
近乎吝啬。
这也舍不得吃,
那也舍不得喝,
钱也舍不得花,
医院也舍不得去。
有时还对她妹妹说,
自己不去看病,
个中原因,
在于“囊中羞涩”。
而私底下,
把自己的钱包,
一直捂得紧紧的。
据悉,
她姐姐退休后,
每天都有些小小收入。
在临街路面,
经营一家小吃店,
生意还行,
多多少少积攒了一些钱。
平素总是缄囗不言,
她兜里到底有多少钱,
没有谁人能够知道。
她姐姐在犯病时,
有时露出一副,
可怜兮兮的样子,
让她妹妹,
和她妹妹的女儿,
倒是生出些怜悯之心,
经常为她掏腰包,
帮她看病抓药。
终于有一天,
她姐姐的身体,
实在是撑不住了,
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可是入院不久,
她姐姐便撒手人寰。
当她姐姐的儿子,
在清理遗物时,
发现了一张,
载有他妈妈名字的,
皱皱巴巴的存折,
显示余额为二十多万元。
顿时间,
她姐姐的儿子泪如雨下,
竞然号陶大哭,
令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感到十分诧异和婉惜:
如果他妈妈的病,
及早引起重视,
及时接受治疗,
也不至于病的那么重,
走的那么急!
这不仅仅给孝眷们,
提供了现实版的,
过分“节约”的教材,
而且也给进入暮年之人,
留下了且行且珍惜的思考:
钱还在,
人已走,
还要存钱干什么?
如此留钱不留“命”,
对于这样的过分“节约”,
断然使不得!
附:退休族之歌(来源于网络)
天尚好,云已散,夕阳正把黄昏恋;退了休,上了岸,人生旅途又一站
前一篇:喻世篇:小人如“狗狗”论
后一篇:航天篇:贺英雄壮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