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能瑜伽、奉爱瑜伽、业瑜伽、王瑜伽的介绍

(2013-07-21 13:03:11)
标签:

瑜伽

奉爱瑜伽

智瑜伽

智能瑜伽

王瑜伽

杂谈

分类: 瑜伽
 印度教从宗教修行的角度,把瑜伽分为许多种,其中主要有四种: 
     (1)智瑜伽、智能瑜伽(Jnana Yoga)      在这里,“智”指智慧或知识。这种瑜伽主张通过增长“智慧”或“知识”的途径,来实现个人灵魂与宇宙精神的结合。智瑜伽的倡导者认为,知识的获得不能光靠宗教导师的教导和学习经典,还要靠自己的瑜伽修习来体验和证悟“梵我同一”的真理。因此,此种瑜伽在方法上强调“自制”和“三昧”。 “自制”是指对肉体产生的一切情感和欲望的抑制,“三昧”意味着把自己的全部意识集中于一处,从中体悟“梵我化一”的最高境界。     
传统上,这门学问称为吠檀多(Vedanta),智能瑜伽(Jnana Yoga)只是突显这门学问的特性,是一个方便的称呼而已。
Vedanta 原意是 Veda(吠陀经)之最后部分,也就是奥义书里所载的学问。要了解奥义书,须先看看吠陀经是甚么。
 
吠陀经是印度最早期的宗教与思想根本。由于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外国一直对吠陀经都没有太多的认识。加上宗教的门槛所囿,在过往佛经翻译时也不会多提,一说更指以吠字来取音译,意有所贬。直至近世,外国与曰本不少学者对梵文有兴趣,把原典翻译,我们才容易了解。
Veda本来不是书面文字,而是宇宙间的声波,自存于宇宙之间。上古的仙人(Rishi)于甚深定境中,直接得到启示,把这些声音记忆起来,代代口传,不见文字,从而把这些宇宙间的智能,流传下来。吠陀经传至广博仙人(Vyasa),按性质不同把吠陀经分成四部:Rig Veda(对自然界诸神以至于一神的歌颂),Sama Veda(宗教声律的学问),Yajur Veda(生命健康的学问),Athava Veda(种种方术)。每部吠陀经,又分成四部分:
1.Samhita:对诸神的祷文诗歌
2.Brahmana:种种的宗教仪轨
上述两者合起来就成为仪轨部(Karma-Kanda) (祭祀诸神以达成物质界的心愿,类似入世法)
3.Arayanka:又称森林书,乃与修行者探讨祭祀与哲理的部分
 
4.Upanishad: 奥义书,不再讨论祭祀仪轨,而直接探讨绝对真理
上述两者合成为智能部(Jnanakanda) (离弃祭祀对世间所求,反而探讨绝对真理,类似出世法)

 (2)业瑜伽(Karma Yoga)   
  “业”,是指人的行为活动。业瑜伽主张通过无私忘我的行为,来实现灵魂的解脱。《薄伽梵歌》就是倡导业瑜伽的典型经典,它宣扬一种“无欲业”,即无私无欲的行为。譬如,该书曰:“善人食祭余之食,一切罪恶得解脱;有罪者食其恶果,独为个人煮食故。”所谓“祭余之食”,是指献给别人之后而剩下的食物,善良之人先把食物献给别人,而自己吃剩余的食物,这是一种无私的、利他主义的行为。《薄伽梵歌》的根本思想就是倡导:一个人必须服从神的意志,按照神的意志无私忘我地去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最终通过这种无私的行为,而达到人与神的结合。      
(3)信瑜伽、奉爱瑜伽、巴克提瑜伽(Bhakti Yoga)      “信”,是指人的虔诚信仰。信瑜伽主张通过对神的虔诚崇信,而达到解脱。信瑜伽的倡导者认为,神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实际存在。因此,一个信徒不需要高深的知识,也不必进行繁烦的祭祀仪式,只需要从感情上对神无限虔诚和信爱,就能沐浴于神恩之中,达到与神的结合。信瑜伽主要看一个人对神是否虔诚,以及对神崇爱的程度。一般来说,这种瑜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外部崇拜阶段,包括崇拜神的化身,供奉神的偶像,朝拜神庙,进行简单的仪式等;第二为内部崇拜阶段,包括从内心中向神祈祷,反复默诵神的名字、吟唱赞美神的颂歌等;第三是与神结合的阶段,通过静坐冥想,证悟无处不在的神,使自己达到与神的合一。      (4)王瑜伽(Raja Yoga) 
     王瑜伽者认为自己的瑜伽是最好的瑜伽,是“瑜伽之王”,故得此名。这种瑜伽主张,通过对身体和心思的控制,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修炼,从而实现解脱。此种方法被一些人认为是最稳妥、最迅速的解脱之道,其功效超过前三种。王瑜伽的修习者认为,身体和心思的狂热活动是对内在灵魂的束缚,这些活动消耗了灵魂的潜能,阻碍灵魂向外显现,因此必须竭力抑制身体和心思的活动。他们有一套完整的修炼身体和心思的方法,如禁欲(禁绝一切欲望)、忍耐(在痛苦中不觉困扰,在欢乐中不觉自得)、坚定(摆脱欲乐的引诱,面临困苦,意志愈坚)、自制(对感官和意识活动严格控制,保证内心清净平和)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