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05 乳腺内微小钙化灶====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与临床策略

(2008-11-15 10:15:09)
标签:

钙化灶

穿刺针

活检

乳腺癌

分类: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行乳腺X线钼靶照相的妇女约1/3可以发现乳腺钙化灶。乳腺癌细胞含钙磷较多,代谢旺盛,容易形成钙盐。乳腺癌患者乳腺钙化灶的发生率高达3048%,若采用放大摄影技术,乳腺钙化灶的显像率可提高到53%。乳腺钙化灶中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比例曾预言为41。目前国外对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钙化灶开展了X线引导下的粗针穿刺活检、B超引导下的粗针穿刺活检和X线引导下金属线定位的外科切除活检技术。相比之下微小钙化灶的显像率X线优于B超,在钙化灶活检的完整性上手术切除优于粗针穿刺。上述技术我国目前开展较少。

      应用X线钼靶乳腺机检测并定位乳腺内钙化灶。患者取立位,将乳腺固定在乳腺机夹板上,使之处于压迫状态。常规消毒,将内装金属定位线的穿刺针,沿平行于胸壁的方向经皮肤慢慢刺入,当针尖到达并略超过钙化灶时停止进针,若位置满意,摄X线片。拔出穿刺针,将带有“倒钩”的金属定位线留置在乳腺内,再摄片供术者参考。本组每例放置1~2根定位线。随后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参考定位线位置设计手术切口的位置。钙化点少且较集中、切除范围不大者采用局麻;若钙化点位置较深,并且散在,切除范围较大或患者过于紧张,采用局麻加强化。

      触诊阴性的乳腺内微小钙化灶给常规外科活检带来困难。以往的大块组织切除活检或1/4乳房切除,均带有盲目性;暂时不处理或行全乳房切除也令人对其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在X线显像下放置金属定位线,在定位线的引导下切除钙化灶送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触诊阴性乳腺微小钙化灶的可靠诊断方法。首先要在钙化灶部位准确放置定位线。穿刺针孔内的金属定位线带有“倒钩”,起固定作用。当拔出穿刺针后其定位线将留置在乳腺组织内,一般不会脱出,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取出,故定位线放置到位非常重要。在X线显影下穿刺过程中应不断根据钙化灶的位置来调整穿刺针的进入方向,穿刺针刺入过深,超过了钙化区域,易造成切除范围过大或术中切断定位线,导致残留金属异物;穿刺针进入太浅,尚未到达钙化区域,若钙化灶位于乳腺浅层,拔出穿刺针后定位线留置太浅固定不牢,容易脱出。我们的体会是:穿刺针应达到并略超过钙化区域,拔出后留置的定位线最理想,既有利于完整切除钙化灶,又不易移位或脱出。

     在定位线的指引下准确、完整地切除钙化灶是本项技术的关键。影像科定位时患者采用立位或坐位,手术时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由于患者体位的变化,给手术操作带来一定的干扰。根据金属定位线进入乳腺皮肤的角度与深度,轻轻提拉一下定位线,确定定位线前端即倒钩处的位置,同时参考穿刺针和定位线放置时的X线片,确定出该体位时钙化灶的分布区域,设计出理想的切除范围和切口位置,可在皮肤上标记。切口设计原则上应有利于切除钙化灶,同时也要考虑术后乳房的形体美容。我们的做法是:钙化灶若分布在乳头上方,多采用平行于乳晕的弧形切口;钙化灶若位于乳头下方,多采用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该活检手术虽小但应认真细致,使用高频电刀时应注意避免接触到金属定位线,否则会导致金属定位线术中折断和组织损伤。切除后带有定位线的标本首先送影像科照相,对照术前X线片,确定钙化灶是否切除,如有原计划切除的钙化灶残留,则还应补切。本组病例均一次切除成功,无例需补切。

     显示钙化点数目较少的病例中以良性居多。形态学上良性与恶性钙化灶有所不同,良性钙化灶常呈现小点状,小杆状,大小不一,密度不均,可以同时分布在乳腺实质和间质中。乳腺癌钙化点的分布较集中,呈现沿乳腺导管走行排列,以上特点仅供临床参考,良、恶性的最后确诊还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

      乳腺钙化灶沿金属定位线切除活检,据国外文献报道:可以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0.27.4%),定位线末端失踪,定位线残留,以及术后出血,血肿,感染等。本项活检技术安全可靠,但需影像诊断科、外科、病理科的密切协作。准确的“立体”定位,完整的手术切除,正确的病理诊断,是活检成功的保证。作者认为,金属定位线引导外科切除活检是临床触诊阴性乳腺微小钙化灶定性诊断的理想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