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数与个股不同步的交易困惑

(2016-07-06 07:47:32)
标签:

阿贵

阿贵龙门客栈

阿贵指数

股票

心泉学堂

分类: 【2016阿贵龙门客栈】

 

【阿贵茶话】

 

指数与个股不同步的交易困惑

 

今天的茶话我们就小聊一件事。小事,也不小。

有时候,有这样一种情况,让我们非常困惑。我们打算买入一只股票,它在阴阳交错的上涨着,但是大盘呢,我们希望大盘在回落的时候再买入。可是,我们发现大盘没有回落,还涨着呢,它跌了,于是我们犹豫,我们要不要买呢?但是我们担心,大盘要是也跌,它可能会跌更多,那还是等等吧。可是,正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大盘也如期的跌的,它不但没有跌,还上涨了,我们买还是不买呢?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个股与大盘的并非完全同步性。这让人很困惑。明明有下跌买入的机会,就因为大盘同时是涨着的,所以没有买,好不容易等到大盘跌了,本来以为可以捡便宜买个更低,结果还价格更高的,这叫什么事呀。买还是不买就更纠结了。

 

俺的交易建议是,大盘出现了下跌的情况下,并且也是你计划中预期在大盘回调下跌的情况下,你打算买入的标的,不论是涨还是跌,甚至不论是接近涨停还是接近跌停,你都要买。

为什么我们把大盘给出的买入时机放到了高于个股的买入时机之上呢。开篇部分举的例,大盘没有回调下跌到设定的目标之前,个股有下跌回调的,为什么当时不买,结果在大盘虽然出现下跌了,个股可能还涨得更高的时候,建议买。

对于这样的纠结和困惑,我同样有过,并且,极难摆脱这种困惑。我是多么希望个股与大盘是同步的回调下跌的呀,那就不用犹豫了,那是我最喜欢的同步共震交易机会。

但是,现实就是这么让人纠结的矛盾出现了,为什么最后俺的建议是不论个股什么情况,以大势的指数确定买入时机定买入时机的。

 

你只需要稍微离开一下你纠结的具体个股,稍微跳出来看一看全局,从统计学的概率上来看这个问题,可能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大盘出现下跌回调的时候,个股是不是绝大多数,一般超过90%以上的个股是回调的?因为指数本身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嘛,综合反映所有个股的情况。

同样的,接下来市场止跌回升延续上升趋势上涨,个股是不是绝大多数,一般超过90%以上的个股是上涨的。

正是这个90%以上的统计学上的概率是理解我们应该做出这个正确决策——依据指数提供的买卖点的关键。

 

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在真实的交易过程中,你依然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再换上涨的情况聊聊,你会在指数已经滞账乏力的时候,看着上涨着的股票而不愿意卖,看着你认为“居然“还下跌的股票更不卖。这个时候,你要理解的原理也是一样一样的,接下来指数进入回调,你此时正在上涨的个股也好,已经在下跌的个股也好,都90%以上的概率会在现价的基础上会下跌。

 

就是因为“不同步“是造成很多人错失个股买点与卖点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买点方面,我们会经常犯指数没有到买点而自己认为个股回调到了买点,结果指数出现回调时,自己已经买入的个股浮亏已不少的情况,我们同样犯指数没有到卖点,认为个股上涨到了卖点,结果指数到了卖点个股在卖出后继续涨得想抽自己。

 

我们今天聊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却是证券投资系统,特别是趋势交易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以指数这个可能与部分个股有落差的数,来决定主要的操作买卖时间节点,是因为我们证券投资就是做概率,我们依据指数进行交易决策,是尊重个股与指数90%以上的同步性,这是绝对的高概率事件了,而不能刚好相反,凭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去做另外10%以下的概率的事。

 

另外,正是为了减少这种不同步可能造成的交易困扰,很多人还总是无法克服自己交易心理上的错误选择,买总是买得过早和买得偏高价,卖总是卖得过晚和偏低价。俺个人很早前建议把重点之一放在指数交易上,并一定是俺今后的主要方向之一,并建议大资金要高度重视指数类品种的交易。

 

小结回到本文的主题,因为个股与指数的不同步,加上人们主观的总是对自己拟买入或卖出个股难免的“偏见“,从而造成交易困惑。我们需要从概率上来理解为什么在指数提示重要的买点或卖点时,不必要考虑当时当下个股是上涨还是下跌的,都是最佳买点或卖点。

 

[阿贵PHOTO]

 指数与个股不同步的交易困惑

在家要听老婆的话


 指数与个股不同步的交易困惑

听老婆的话才有平安的家庭


 指数与个股不同步的交易困惑

在外要听领导的话

 

在股市,要听指数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