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读书好

(2009-01-17 10:12:59)
标签:

阿贵龙门客栈

休闲

分类: 【阿贵闲暇时光】

读读书好

阿贵龙门客栈 2009-1-17

 

久未读书,读书缓慢,这是近年来的毛病。对于书越读越少,自己也甚有不满,最近几天,令自己读一些书,一是与证券相关的书,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初级阶段的研究,还有就是世界人文地理方面的书。

偶尔读证券方面的一些书,不论新书还是经典,都有不时的从第三者的角度看证券的意义,也是为自己洗洗脑。西方发达国家初级阶段的研究,自然是想对中国发展的阶段、方向与未来有一点儿思考,而世界人文地理,是辅助于西方发达国家初级阶段研究的吧,增加一些具体的直观一些的背景或素材。

忆己读书,发现自己读书的一些特点。

一是喜欢读“真实”的书

通常我只读真实的书,对于虚构的书少有接触。所以,我读史书,读历史人物传记,但是不读神怪、武侠、言情等小说(著名经典小说除外)。但是,我不读这方面的书,却天生喜欢看充满无穷想像力的科幻电影,但不看科幻小说,总之文字上的东西,就基本上不看虚的。

喜欢纪录世间真实的人与事的书,因为在我看来,虚构的真实虽然有时候比真实还真实,但是我总认为还是不如可能看上去不那么尽如人意的真实。人妖就是比女人还女人的,但是,不论如何,那也是男人,在我看来,表象上再怎么完美的、充满女人味的人妖也比不上真实的一个普通女子更有女人味。看真实的书,让自己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比如男人看武侠过多,则会心中有一个自己的江湖,但那虚构世界的江湖规则在现实是不通行了。女人喜欢看言情小说,再如今看小说嫌麻烦的就看韩剧的(我并没有抵毁韩剧的意思,相反,值得学习处甚多),但是,耽于这样的小说或电话剧中的女子,在无意识中就会对现实感情或爱情产生失落。

但是,为什么不喜欢看非真实书的我却对科幻有偏爱,我认为那种天马行空与对理想与梦想的描绘可以令我思维活跃。

小栈因为证券而生,所以,对于证券,研究真实的案例,不论是否中国的,不论是否这个时代的,都总是偶然间便有所裨益的。

二是重经典

世间之书实在太多,特别是现代社会,每天生产的书是连书名也看不过来。但是经典则不然,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经典之书。我相信时间会自然选择一切。既然历经百年、千年而成其为经典,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所以,读中国哲学,不能不看先秦诸子的经典,读诗词不能离唐宋太远,读悲剧不能没有古希腊,读近代悲剧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等。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凡我所愿意去读一些书的方面,都会首先去研究其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择其要而读之。

经典是可以一读、二读、三读到无数读的。在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不同境遇下读之皆有不同之领悟也,唯有种种领悟越多,才越接近经典的本义。如若你喜欢某一经典,当在人生之不同时刻不厌其烦地重阅之,不必总求诸新书新作。

一本经典胜过百本同类之书。世界的经验与智慧,人类的文化、思想等几乎都早已经结晶在经典之中。窃以为,如果今世间仅存一千本书,其实千本书已足矣,人类文明并无憾也。

三是一个阶段兴趣较为集中在一两个方面的书

比如,最近,我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初级阶段有些兴趣,所以,就集中的看这方面的书。而对趋势欲多有更多思考,令我重读《道氏理论》。想来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在一段时间读一方面的书多一些,相互之间也颇多佐证。

在一个阶段集中地看一两方面的书,可以令自己更加深入其中。虽然以我们的有限精力,对任何一个单一方面的深入可能都只能是浅尝而已,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集中精力的话,那就浅尝都不得。

 

今天,突然跟大家说起读书来,多少还是因为读书确实是一件当终身为之的事,而这几年自己读书甚少,对自己的不满也令我想对自己正式的强调一下读书的乐趣与意义。因为,我原本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之读书,从来不为人所迫,而是自己真心的喜欢。窃以为,凡人间之事,书中已尽有,而从书中窥探到的世界是无比神奇与丰富的,或丰富知识,或启迪智慧,或舒畅心情,或怡情添趣,受用无尽。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仍然不失为人生之益事、乐事。

 

 

提及读书,想起培根来,其《论读书》仍然是我以为关于读书之最精妙的论述,与大家重温于此: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读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效可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