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多少股票可以放心持有

(2006-12-17 22:19:15)

还有多少股票可以放心持有

 

阿贵 2006-12-17

我想从一个具体的事情来开始这个话题。我是不向人推荐个股的,仅在我的私交非常要好的朋友中有过极少的破例,到目前为止,拜幸运所赐,所荐的有很好的赢利。而当我上周五再一次面对一个朋友时,他说他持有一支什么,已经五年了,现在仍然亏损着50%吧,问我要不要继续持有,我看了后,很认真的说,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持有它。他接着问,那如果卖了买什么,显然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难得多。而更重要的,我是不能犯错误的,而想想吧,你怎么可以推荐一支股票保证不犯错误,在一个风云变幻莫测的市场,要做出这个决定显然是很难的。但是,因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也确实对股市研究不是太多,所以,我还是决定了得给个答案,我继续问,那你有没有持股的耐心,至少几个月,甚至长达一两年,不要管它,我只能保证它一定会赢利,但是不能保证他什么时候赢利,特别是过程你千万不要关心它。后来,他卖了持有五年的股票,买了我说的一支股票。说实话,他这样做,5年,这不是一个短的时候,能在仍然亏损50%的情况下决定卖掉,而后又买入我说的股票。这一件事,已经不是一支可以用通常的意义市场规律来解释的了。(不用问是什么股的了,以前说到类似的事,总有朋友问,体谅掌柜从不公示,非私心,真的是为了你,你必须按自己的风格学会做股票,决不听信于任何人。)

而这一件事,正说明了,我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仍然可以持有股票,因为,趋势仍然是牛市中的多头趋势,虽然已经进入多空相互制衡与拉锯,但是要逆转强大的趋势有很复杂的过程(虽然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现在是牛市中的一个阶段,即便这一波调整下去,后来还会再创新高的,但是,我是一个坚定的大波段主义者,这一个大的波段如何做是现在把握的,至于更长远的行情,说实话,我以为并无太大的实际操作意义),时间与空间都几乎不可预测,但是,可以放心持有的股越来越少,而可以现在还买入大胆持有的,在掌柜的股票池中几乎枯竭了,因为绝大多数都实在是涨得一塌糊涂了。

我并不是以涨幅论是否可以持有的人,而是以大势作为持股最核心基础的人。对于大势,我坚持2200点以上已经是高位区域这一基本看法,在高位区域,机会仍然层出不穷,可是大盘与个股的大震荡几乎是不可测的,而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去逃什么顶,相反,我始终以千万不要试图去逃顶作为原则,知足而退,就可以了。

所以,对于已走、想走的朋友,和不打算现在走的朋友,我分别表达个人的意见是:

前者,走了就走了,别现在回头,谁如果拿我现在还为人推荐的唯一的一支股票作为理由说事,那真是掌柜的坦诚犯的大错,请愿谅我。对于想走的朋友,相信我,如果你也是一个趋势投资者,择机退场,也许会舍弃一段利润,但是丰收的那一部分却是很踏实的。

后者,无论你是什么操作风格,我以为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你是一个长线投资人,那主要看你有没有真正把握最优质仍有长线上涨潜力的牛股,这很难,掌柜自知太难,本人并不做这样的事,二是得有敏感的短线意识,进去果断,判断精准,敢于买跌,特别是急跌,而在大涨连涨时切勿贪恋,果断走人。高位震荡区域,仍然以龙头板块的龙头股之大震荡机会的把握为主。而最要紧的是,现在必须确立短线意识的了,这是对要继续战斗的朋友。

 

细细的一一权衡,看还有多少股可以放心持有,也许,有助于对当前行情的总体把握。

 

阿贵20061217

 

补充,在写完这文章后,看到关于寻找当年2245点见证者的文章,有几百条评论,有很多东西值得大家浏览一下吧,特此把链接转贴于此:

http://comment.stock.163.com/stock_bbs/319C7S5900251LIE.html

 

18日补充:

鉴于行情特殊,特此在本文补充几句吧。

一批上半年的主流热点,相继进入持续性上涨周期,仍可以持有。主要是大盘的量能和走势采取了适时调整的策略,是有利于行情持续性的重要特征。我在坚持已经进入波段高位区域判断的同时,对行情仍将继续不断创出新高有信心。我想,对于继续战斗的朋友,可以在后面必然出现的宽幅震荡(指数至少是200点以上)期逢高出局。而随后,我们必须要力争回避的是对这一轮上涨进行修正的一个至少应该长达数月的调整期。

高位区域也请多一些平常心,用不着一天到晚盯着盘,自己累自己。既然是强势,又在参与,买入后就冷处理少闻少问为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