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茉莉花茶的故事

标签:
生活杂谈 |
分类: 一个普通人的回忆录 |
茉莉花茶的故事
小外孙给我一小盒精致的茉莉花茶,她说是爸爸的,拿来给姥爷喝!我瞬间感觉一股暖流,除了小外孙对姥爷的一份爱心外,还换起了我沉睡的记忆。
现在的茶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以我的智商水平,那绝对是搞不明白的!在我的记忆中,根深蒂固的就是茉莉花茶。
在1963-1973年间,我就知道茉莉花茶;那时我家条件尚算不错,我爸爸、妈妈和姥爷就喝茉莉花,这是我对其的昵称,哈哈,非常亲切吧?我拿着能装三斤散白小烧酒的大玻璃瓶子、一边踢踏着路上的石子、迈着自己喜欢的步法、时而跳跃、时而离了歪斜去,澎湃着满满的活力感,去徐厚岩小铺(后来更名为前进商店)给我姥爷打酒时,同时也会买2两茉莉花茶的。一般都是我徐大爷(徐厚岩)给我称茶叶,他会在一个当时俗称“洋铁罐”的褪色彩色罐子中抓出几捏茶,认真地在一个有点像天平那样的秤上称,然后拿一张土黄色的麻纸(我们称之为草头纸)给我包上,怕撒了,还会用纸绳给我系个十字花,那苍白的手系法及其娴熟;每每都会叮嘱上一句,“快回家、别撒了、别整湿了!”另一位老人、人称“孙大包”的胖胖老人,会给我打酒,他俩站在柜台相向的两侧!他不爱说话、动作很慢,我特别注意到,他总是在“嘎达”牙(有点类似叩齿),我一直有个疑问?莫非他的牙是假牙、不稳,他在安抚它们吗?不过我没敢问,因为他总是拄个拐棍(手杖)!那拐棍看起来沉甸甸的、很结实、外表特别光滑,我害怕他生气不开心,如果让那家伙造一下肯定不舒服。他打完酒后不会理会我这小屁孩,只是快速“嘎达”几下牙、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茶叶和酒的资金渠道是不同的,茶是我妈妈给钱,酒是我姥爷给钱。他(她)们给我的钱总是可丁可卯,还美其名曰说,怕我整丢了!这样浅显的寓意谁还不懂?我那时已经熟读线装版的三国演义,自然引用其中之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我从来没有表露出我的遐思。我爸爸总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给地主放猪,一年才挣2块大洋。
我妈妈不让我喝茶,她说,小孩子喝茶会睡不着觉!你说,我也就是纳了闷了,我可能睡觉了,除了礼拜天,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咋招呼也不醒。后来我看书知道了这么一句话,“你叫不醒装睡的人。”直到我妈妈用笤帚疙瘩敲炕檐,我才会一骨碌爬起来!不让我喝茶,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偷偷地尝我姥爷沏的茶!我爸爸、妈妈用瓷茶壶泡茶,我姥爷用的就是一个硕大的搪瓷带盖茶缸子,就是上面绘有几朵小红花那种!“好奇害死猫啊”!尽管我是没有什么像我妈妈说的那种后果!但答案就是,也没有什么好喝的,苦了吧唧的!但那股茉莉花味儿令我印象深刻。我姥爷的习惯是,他上班前用大茶缸子泡上满满的茶,回来晚餐喝酒时再兑上热水喝,那茶很酽,说是解酒。我们在外面跑疯回家后,汗抹流水的,就会到水缸里上一舀子凉水咕咚、咕咚喝下!有一天不知怎么鬼使神差,我竟然端起了我姥爷的大茶缸子一顿痛饮、直到告罄为止。妈呀,老解渴了!真比井拔凉水解渴。见好就收呗,可我还得意忘形上瘾了,每每如此炮制。几次下来,我姥爷面对着空茶缸子没说什么,再加水肯定没有那么酽了!他改了习惯,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是冲茶,这我就喝不了了,滚烫的!虽然如此,我还是扎了一个喜欢喝酽茶的根基,就是现在亦如此。
1973年我毕业去了椅子圈电厂,在上海青年那里我知道了“神秘的龙井茶”!说茉莉花茶和其就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于是我用头两个月的工资、拜托回沪探亲的上海青年为我父亲(我的书面语言称呼养父为父亲,生父为爸爸)捎来两盒龙井茶叶,为我姥爷买了两瓶人参酒。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里,我坐在拉砖车的顶部,迎着料峭的寒风第一次回家。由于寒冷、加之晕车,我对玻璃瓶装的酒照顾不周、打碎一瓶,你不知道我有多心疼,那几乎是10天的工资啊,我恨不能将已经冻在红砖上的酒冰放在嘴里咂上一咂,我坚持拿回去了已经冻成冰棍的人参。回到家里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高兴,我感觉我真的成“大人”了!我父亲自己舍不得喝那龙井茶,但一旦有客人来,他一定会拿出它让客人品尝,并骄傲地说“那是我大儿子给我买的。”他是一个沉默的人,但这句话一定要说。现在我也老了,我能体悟老人当时的心理,人老了需要关怀啊。我也尝了尝龙井茶,我感觉有点“淡”,我还是喜欢喝那种苦了吧唧、有一股茉莉花味道的茶。
但我不喝茶,直到1982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回家注意到,我家的老人还是喝茉莉花茶呢!但茶的包装变了,是那种黄色的塑料袋装、上面还绘有几条蓝色的线,好像是7-8毛钱一袋2.5两!而且他们的茶具换上了清一色的搪瓷大茶缸子,那容量、哈哈,放在桌上也是很震撼的!也不再将茶水倒入玻璃杯中饮。我记得,好像对此我还发表过自以为是。现在我明白了,人老了,就是追求一个随性和方便。这一简单之悟,竟然历时40余载。所以啊,老年人喜欢将自己长久的历练所得说给年轻人听,可是呢!年轻人往往是不以为然;待自己有所悟时,已弥弥老矣!再重复过去的故事、再遭遇同样的结果。哈哈,扯远了,书归正传!所以我回家,大包小裹、家长里短的总是少不了买上一些茉莉花茶。而且我自己也是喜欢在喝酒之后冲上一茶缸子酽酽的茉莉花茶,还使用和家人一般模样的大搪瓷茶缸子。我重来没有喝茶后睡不着觉的问题,喝咖啡亦是如此。我曾经写过一则微博玩笑说,“失眠了!好难受啊;终于在喝了两杯咖啡后熟睡了”。
1994年我来到了大连,由于经常熬夜写文字和画图,我逐渐将喝茶作为了一种习惯,可还是喝茉莉花茶,还是那种黄色的塑料袋装的茉莉花茶,只不过茶缸子小多了!而且我只在家里喝,上班的时候重来不喝茶。我觉着上班时喝茶会给人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
大概也是从这以后,我对茶的范围宽泛开始有所涉猎;第一次是去福建,随队去见一个侨商,我知道了铁观音,用的是手把壶、壶中满满的都是茶!那口感岂是一个“苦”字了得!那牛眼珠般大小的茶盅,真的是不够大气、不能痛饮、不过瘾,还那么烫!我从此知道了还有茶具这一说。
往事悠悠,一晃儿我已经步入老人行列,但劣习粗犷之风意犹未尽;不懂精致,但深感其乐。茶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己在家还是厚壶壮杯乐此不疲,且目前尚没有改变的打算。
一包茉莉花茶涟漪起记忆的微澜!我仔细嗅着那熟悉的味道述诸出上述文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