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苍茫心海拾岁月,写成文章度余秋。奉献

(2022-10-27 10:27:44)
标签:

逝去的岁月

分类: 一个普通人的回忆录

椅子圈的故事之续篇

--远山镌刻的记忆

 

目录

 

第一篇 正史与杂说

1. 生死一线:何欣讲故事1《林海雪原寻人记》

2.何欣师傅

3.谐趣花絮:相思活动

第二篇 应运而生与人之短长

1、理发难 何欣讲故事2《私人造型师》

2、悬疑之谜

第三篇 九死一生与人物侧记

1、“电”口余生 任基峰讲故事《藏德胜遇险记实》

2、我印象中的藏德胜

3、人物拾零.其一

第四篇 往事如歌

1、鲍(道初)哥忆事集锦

2、过春节

第五篇 生与死

1、何欣讲故事3 《触摸死亡》

2、老木之语

 第六篇 奉献

1、潘志根讲故事(我为电厂做贡献)

2、老木之语

 

第六篇 奉献 


    1、潘志根讲故事

 

峦岭地远边陲行,旧思迢递搁心盛。

天南地北情臻久,留得文章后人评。

你我都有共经历,往事如昨却白头。

苍茫心海拾岁月,写成文章度余秋。

 

我为电厂做贡献

潘志根   

 

    1968年,我毕业于上海市化学工业学校分析化学专业。那时正值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还属于臭老九一类,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我于19693月赴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插队,后于19707月转至黑龙江省呼玛县工作。

我调到椅子圈电厂工作时,电厂化水车间技术力量比较薄弱。春节过后,电业局于安宽局长到电厂检查工作。当时汽轮机车间的冷凝器结垢比较严重,冷却效果不好,真空上不去,汽轮机组不能满负荷运行,3000千瓦的机组在夏季只能带60%左右负荷运行,发1800千瓦电力,效益太差。每年大修时,为了清除水垢,汽机车间工人要打开冷凝器两边端盖,用细长的圆铁刷、一根管子、一根管子地来回拉刷除垢,劳动强度很高,效果也不好。

于局长找到我,对我说:你是学化学的,能不能想个办法,用化学方法除垢?我感到这是发挥我才能的机会,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我对于局长说: 必须找个人给我当助手,帮我做实验,由我制定酸洗方案。于局长同意了。我在车间里挑了刘颖当我的助手。她技术强、悟性高,我只要把实验方案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大致说一遍,她很快就能独立操作。

我将整个实验分三步走。

第一步选择酸类。要挑选一种酸,既要对水垢能起清除作用,又不能腐蚀铜管。我们用了三个烧杯,分别倒入容积相同、酸度当量相同的硫酸、盐酸、硝酸,将相同重量的三段带垢的铜管分别放入三个烧杯浸泡。十个小时后,观察并称重,首先淘汰硝酸,因为它对铜管腐蚀非常明显,用肉眼就能观察到。而硫酸对水垢几乎不起清洗作用。唯有盐酸最合适。     

第二步选择浓度。我们根据经验配制了几种不同酸度而容积相同的盐酸,倒入几个烧杯内,又分别放入带垢的铜管。经过一天时间的浸泡发现,浓度太低,对水垢的酸洗效果不明显;浓度太高,对水垢酸洗效果好,但对铜管也有腐蚀。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最后确定了合适的浓度,酸洗效果比较理想,对铜管也看不出腐蚀。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又增加了这一浓度的盐酸对新铜管的腐蚀程度实验,结果再次证实这一浓度盐酸对铜管无腐蚀现象发生。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最难的一环,就是实时监控。因为在整个酸洗的过程中不可能将设备打开检查,一切都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如何控制酸洗过程,判断酸洗效果成了问题的关键。酸洗过程实际上是盐酸和水垢反应的过程。有反应,酸的浓度就有变化。什么时候变化小了,说明反应基本上结束,也就是酸洗结束。因此,我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检测指标,每隔一段时间化验一次溶液酸度。在试验过程中,一开始,酸度下降很快,需要随时添加盐酸以保持酸度,保证酸洗效果。随着水垢的清除,酸度就逐步稳定下来。

根据一星期左右的试验结果,我和刘颖写了一份请示报告给省电力局,省电力局技术部门批示:可按此方案执行。得到省局认可后,当年电厂设备大修时就按此方案对冷凝器进行了酸洗,效果令人相当满意:真空得到大幅提升,夏季汽轮机也能带2800千瓦负荷运行,短时间内还能满负荷运行。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我们一直得到厂有关部门和车间的支持和帮助,厂领导徐占锁和汽轮机车间的沈建荣多次来化学楼关心了解试验进展情况,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保证了酸洗获得成功。

后来我发现化水车间的水处理设备存在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它属于一级软化,顺流再生。此设备最大的弊病是出力低,出水质量差,而且作为再生剂的工业盐消耗量大,造成水处理成本太高。化水车间因软化剂磺化煤使用时间过长,软化能力下降,基本上每个班都要进行再生处理。1985年夏天,我翻阅了有关资料,决定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将原来两个并联的软化罐串联起来,改为二级软化,提高出水质量。即将需要处理的水先从一号罐经一级软化处理,再进入二号罐经二级软化处理,使处理后的软化水硬度为零,保证了水的质量。当二号软化罐出水质量超过标准时停止运行。将原来的二号罐改为一级软化罐,将经过再生处理后的一号罐当二级软化罐使用。把原来的顺流再生改为逆流再生,保证了出水质量,还延长了运行时间,降低了盐耗,大大提高了水处理能力。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何欣同志。当时何欣任厂生技股长,我提出的技术改造方案首先得到他的支持,并由他到化学车间组织人员完成了设备的改造。

化学车间管理的工业水箱由于没有自动控制装置,运行工人稍不注意 就会发生冒水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我向何欣建议,希望在工业水箱上安装自动上水装置,缺水时自动上水,水满时自动停止上水。何欣与我到现场研究后,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我和何欣领着梁艳青、马振明说干就干,将一个行程开关装在工业水箱上,通过工业水箱指示水位的浮球来开闭行程开关,并从行程开关敷设了一根电缆接入水泵房控制回路,实现了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解决了工业水箱供水时容易冒水的问题。

我在椅子圈电厂化水车间工作了多年,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运行班吴英民、于金荣、王志英、陈秀芝、杨丽萍、吴秋燕等人的大力支持。检修工姚启光、邢维华、孙冬安也给予不少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厂领导交给我的工作,为电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谢意,也祝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愉快,生活美满。

 

2005.5.22 

 

*作者潘志根,上海知青,19693月~19707月,内蒙宁城插队。(大约)1982-1987(大约)年工作在黑龙江省呼玛县椅子圈发电厂。


(原创)苍茫心海拾岁月,写成文章度余秋。奉献

 19696月,昭盟宁城县西泉公社西达大队第一生产队的

(前排左起)周帼珍、王阿娣、费月娥、陈勇翠

(后排左起)张金山、潘志根、李培琪在山坡上合影。

(本照片入选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内蒙古)

 

2、老木之语

本文发表在呼玛知青风云录第二集中!202210.21日何欣大哥对本文稍作修改后推荐给我;并发给我上述照片,还对照片作了详尽说明。在此特向何欣大哥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与潘志根大哥不认识, 1978年我离开椅子圈电厂时他还没到电厂来,据何欣大哥介绍说,潘志根与李培琪、张金山、陈永翠毕业于同一个学校,插队时在同一个生产队。到呼玛后,潘志根分到酒厂工作。大约1982年,从酒厂调到椅子圈电厂工作,他爱人到椅子圈学校当老师。大约1987年他们调到山东济南工作。

说点读后感吧!阅后很感动,不仅是因为文中提到我老伴刘颖!也是对潘志根、何欣以及文中提到的一干人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没有这些勇于奉献的椅子圈人,电厂就难以取得昔日的辉煌。如今我们都老了,回首往事,不仅仅在于激励自己,也是希望我们的子女和有缘阅读过本文的人,知道在那遥远的边疆大山里,曾有过这样一群无私奉献、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的年轻人。

椅子圈人都知道软化水!那曾经是我们锅炉工的清凉解暑饮料。徐海富总是喜欢和年轻的女性化验员找点话题。他会笑眯眯地拦住她们、拣起一个个话题、并借此由头喝光人家取样瓶中的软化水。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倒不是锅炉工们都开始和化验员搭讪了(就是有这胆子、也没有那水平),而是喝软化水成为一种“风靡”!为了保温,我们用竹仳暖瓶去楼下接软化水,暖瓶没有瓶塞,锅炉车间烟雾弥漫、尘昏滚滚,争先恐后的坠入暖瓶中,大家就是这样不管不顾,狂饮如牛。解渴就行,饮水喝入的粉尘和吸入的灰尘比较,当属九牛一毛尔!

前几天孙黎说,用软化水洗头、头发很飘逸!我们锅炉工可没有那福气,就是徐海富偶尔会凑凑热闹!在车间洗脸后,在交班前还会弄脏!还得二次洗漱。现在想想啊!当时能发出去电就不错了,没有谁会顾及改善锅炉工的工作环境。我记得我曾经提过一个建议,就是在锅炉车间修建一个玻璃工作室,正常时司炉人员可在其中工作!但无人将其纳入议程!冬季下班后我们会去房山头接凝结后的暖气水,用它洗脸、洗头!大家可能不知道,那水洗过后“黢黑”啊,至少洗两次!算是准“软化水”吧!由于经常用磷酸三钠洗手中污渍顽垢,手指纹理特别粗大;我的头发变成了灰色!上学后大量脱发!大概都可能是拜“磷酸三钠”所赐!上学一年多了,手指纹理中的黑色污垢还依稀可见!它们对我可是“真爱”啊,那么的依依不舍。

1982年,好多的上海知青、特别是本地去的学生都已经离开了椅子圈!刘颖在那里算是“大姐大”了!幸有好友吴慧娟、杨继敏、徐淑芳、李希娟等,使她有勇气坚持到1983年我们结婚并调入加格达奇!难忘的历程!潘志根大哥的一篇文章,又勾起了我的回忆。

 

 

 

李雪风


2022.10.26日完稿于大连家中


(原创)苍茫心海拾岁月,写成文章度余秋。奉献

(原创)苍茫心海拾岁月,写成文章度余秋。奉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