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学习(8)

标签:
学习笔记 |
分类: 杂谈与学习体会 |
笠翁对韵学习(8)
--四支之二[1]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赀。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兒。
文中生字
菹(z);醢(hi);赀(z);兒(ní)。
这4个字是我不认识的。为了防止汉语拼音在博文中出错,我将这4个字做成了图片,其读音以图片标注为准。
二、分段释义
1.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
1)字词解释。
【菹】一作“俎(z)”,古代酷刑,将人剁成肉酱。汉李陵《重报苏武书》:“昔萧樊囚絷,韩彭俎醢,错受戮,周魏见辜。”《三国志·卷四十·蜀书 ·彭羕传:“羕一朝狂悖,自求俎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
【醢】肉酱。《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
【璠簪】璠:美玉。璠簪,美玉制成的簪。簪,古人用来绾发或固定头冠的头饰。如:头簪。《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夫人脱簪珥叩头。”唐·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亦称为簪子。
【珠履】用珠装饰的鞋。《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战国时楚公子春申君,为了向人夸富,“春申君 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2)释义。
菹和醢相对,这两个字都有肉酱的意思,同时也都是古代的一种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赋是贝字旁,古代曾经用贝作货币,所以有些带贝字旁的字与财物有关,赋的本意是征收财物,这里不是财物的意思,指的是从楚辞衍化出来的一种文体,形虽似散文,内部却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体。汉代赋最为盛行。当时像司马相如、杨雄都是写赋的高手啊。诗也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唐代诗最为繁荣。同时也可以作为古代经典《诗经》的简称。
点漆指乌黑光亮的样子,多用来形容眼睛和头发。描脂指胭脂、脂粉。一般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样貌的词。
璠:美玉。璠簪,美玉制成的簪。珠履:用珠玉装饰的鞋。典出《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嬴姓,黄氏,名歇,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相传春申君,为了向人夸富,让他的门客都穿珠履。后喻指有谋略的门客。门客主要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发展成雇主的私人武装。战国时期养门客比较盛行,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剑客,旧时指精于剑术的侠士,琴师指擅长弹琴的人。
2. 沽酒价,买山赀。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1)字词解释。
【沽酒价】阮咸每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市沽酒。
【买山资】晋僧人支道林,到深公那里去买邱山,深公曰:“未闻巢(父)、(许)由买山而隐。”(巢父、许由,尧时隐士)见《世说新语》。
2)释义。
沽酒价:晋代诗人阮藉的侄子阮咸常步行,以百钱挂在手杖上,至酒市便沽酒酣畅。
买山资,指晋代有个叫支道林的人,准备买一座山来隐居,后来常常引用来代指隐居之心。
国色和仙姿都是指人样貌非凡,也可以用来借指绝顶出色的事物。
晚霞明似锦,意思是晚霞明亮如锦缎。
春雨细如丝,指春雨细润如丝线。
3. 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
1)字词解释。
【绊】指用绳索牵制束缚。
2)释义。
柳绊长堤千万树,一句中的绊原指用绳索牵制束缚,这里形容柳树环绕长堤之状。
花横野寺两三枝,意思是两三朵野花零落在野外寺庙的周围。
4. 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兒。
1)字词解释。
【紫盖黄旗】古代术士以之为帝王符瑞。
【江左】江东,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兒】是一个汉字,有四种读音读:ér、er、ní、rén。我看的书中标注的读音是ní。为了防止汉语拼音在博文中出错,我将“兒”这个字做成了图片,其读音以图片标注为准。
2)释义。
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三国末年,吴主孙皓当政时,有术士说:“庚子之年,紫盖黄旗,当入于洛”,吴主孙皓以为这个天象是平晋之意。不料结果却相反,庚子之年(晋太康元年)恰恰是他被俘入洛阳的一年。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相传南朝梁武帝时,先是大同中有童谣:“青袍白马寿阳儿”。不久,寿阳的侯景发动叛乱,叛军中尽青袍白马,终于亡梁。这一联都是迷信的谶(音衬)纬之说。所谓谶纬指的是古代的儒家神学,虽然包含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但多数不可信。
平仄上,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白,《广韵》“傍陌切”,入声。语法上,“紫盖黄旗”“青袍白马”相对,皆是并列结构;“天象预占江左地”“童谣终应寿阳兒”相对,皆为主谓结构。对仗十分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