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通背拳主要流派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2021-04-22 11:00:05)
标签:

通背拳

流派与特点

分类: 武术运动

通背拳主要流派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原创)通背拳主要流派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一、通背拳的主要流派 

通背拳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流传甚广,以独特的技术动作和极强的技击作用驰名,深得武林人士的喜爱。近现代以来,通背拳繁衍产生了众多流派,从表2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主要流派有白猿通背(二十四式通背)、祁氏通背、五行通背、洪洞通背(太极通背)、六合通背、五猴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背、少林通背、活叶通背等。五行通背拳已经成为通背拳系中的重要流派,是在祁氏通背拳基础上的发展。详见表2。(原创)通背拳主要流派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二、通背拳主要流派的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吴图南 [1] 老先生在《国术概论》通背拳论中写到:“通背拳者,以头正领颈,垂肩坠肘,虚胸下气为体。以冷、弹、脆、快、硬为用。而其动作灵敏,举止活泼,进退伸缩,毫无迟滞,有似通背猿猴之巧运其臂者然,是以名之。其运劲也,先使肩肘腕三处之力,相通一气。背力即发,即可由肩至肘,由肘抵腕,由腕到手。故三关不停,气力合一。虚中求实,全身透空。无形无像,纯任自然。至其用功要道有二,一曰松,一曰空。松则无刚僵之弊;空则无迟重之虞。”老先生在大概念上对通背拳做了非常形象的解释。

而通背拳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流传,因此在风格上极具北方武术之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练拳不见拳,即出手为掌,点到才变为拳;甩膀抖腕,击拍轻快响亮;动作流畅,一气呵成;做到拧腰拔背,放长击远;冷弹柔进,坚韧交错;立抡成圆,直出直入。主要流派的通背拳尽管在演练风格上各具特点,如表3,但还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如起源几乎都和猿猴相关,白猿通臂传说是白猿公所传,祁家通臂早亦称通臂猿猴拳或称祁家通背猿拳门,两翼通背又称为两曦猿拳,少林寺的拳谱中亦有“通臂者,猿拳也”之说。但在技法上则大同小异。

通背拳是仿生的拳术,而其仿生并不仅限于猿猴,先生(修剑痴)在其拳谱中有精彩而详细的描述:“大如大鹏展翼,小如猿猴缩身,狠如旋鹰猎兔,凶如吼狮发威,轻如紫燕抄水,捷如鹞子翻胸,斗如金鸡夺魁。稳如仙鹤舒顶,活如白蛇出洞,灵如狸猫扑鼠,卧似玉鹿伏草,闯似烈马奔槽,静似绵羊嚼叶,蹿似金犬出猎,遁似玉兔离窟。”

通背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最大特点是双肩、双臂之动作。通背拳要求运动时肩、臂关节放松,两臂前伸、敞开、通肩达臂,力贯梢节,背通则臂长,臂长可击远。以体现出开愈大,力愈大,放愈长,击愈远的道理。通背拳不但要求开,而且讲究合。开“势如大鹏展翅”,合“形似猿猴入洞”。出手开,回手合,开合并重;放则开,合则密;攻则长,守则备;攻守有素,手不空回。运动中上挂下连、上下相随,此起彼伏,贯穿一气。这就是通背拳最大的特点所在。主要流派风格特点详见表3。(原创)通背拳主要流派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原创)通背拳主要流派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原创)通背拳主要流派风格特点比较与分析


[1] 详见民国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吴图南著《国术概论》P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