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梦缘西藏(15)-“尼洋河谷”

标签:
尼洋河谷 |
分类: 祖国各地旅游风情录 |
梦缘西藏(15)
“尼洋河谷”
离开米拉山口、
随着海拔的降低,植被也渐渐丰富、垂直分布越发明显,在山上出现了小乔木,最先见到的是高山偃松,作为下木的紫叶小檗圆润而丰满;阴坡与阳坡的植被季相、叶相与色相大不相同,阴坡矗立着高大的绿色杉木和下木,阳坡生长的是低矮的灌木,这也可能是日照时数不同而造成的;这时在尼洋河中你可以看到绿树的倩影,天上的白云也仙女下凡般的到河中嬉戏,在河里弄湿了衣衫,又一件一件的挂到空中晾晒,随着秋风的吹拂飘荡在湛蓝的天空,真是诗情画意啊!
空气也湿润起来,这里的藏民显然比较富有,房子修得很成规模很漂亮,已经见不到传统的藏式建筑,据说是广东或福建援建的!远眺建筑物黄墙红顶、镶嵌在绿色的植被中,很有地中海沿岸建筑的感觉。沿途总能看到藏马在草地中悠闲地觅食、选择着自己喜爱的食物;牦牛也多了起来,而且牦牛、马匹在一个“草库伦”中共同进食的画面不时出现,真是和睦共生啊!
一些黑色的、身材非常紧致健美的小猪在居舍或路边溜达闲逛,导游小刘说这是藏香猪!这猪晒着太阳、踱着方步,嘴不停地咀嚼,一点也不在意车辆和人的存在,不可思议!看来它生活的很惬意,我甚至看到一只猪用嘴在扯着一朵野花儿,想想蓝天白云下、葱茏草地里、美艳野花旁,一只健美的小黑猪嘴巴横叼着一枝花,气定神闲地横穿马路,多帅!真是人见人爱!不过,再健美的猪总得被宰被吃,我一边说着残忍一边品尝了藏香猪肉的美味,善哉、善哉,猪羊本是一道菜!
旅游车再一次停下时,已经到了尼洋河第一大峡谷、中游的中流砥柱景区。这里山高沟深、水势湍急、一巨石兀然矗立在尼洋河激流中心,像一枚四方印章背靠神佛山,河水冲击到巨石上,飞花碎玉、溅起一片银白,翻滚激荡,夺路而去。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说到中流砥柱,不能不赞叹美丽的尼洋河,她清澈、翠绿、洁白,三种视觉效果纷纷攘攘、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的。站在河边,心情变得异常舒畅,恨不能投身到这飞花碎玉的激流中荡涤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我们由衷的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不由打点起万分精神、亮出最灿烂的笑容,力争拍出在这鬼斧神工画卷前的最佳画面。我不仅拍照,还录了像,心中甚悦。
这里游人如织,旅游纪念品颇多,各类佛珠琳琅满目、难辨真假,一枚天珠要价仅几十元,这也比较符合我的心理价位,我看和要价上万元的差不多,但世界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呢?我怕再次产生购物冲动,只是远眺赏析精美的块状绿松石,饱饱眼福。估计这里海拔也就是3000米左右,但我竟然有喘的感觉,高原康的作用肯定没了。在调息的时刻,碰到一组磕长头去拉萨朝拜的信徒,天地为之虔诚而动容。临行前,我按捺不住,还是认真地到尼洋河中洗洗手、洗洗脸、含一口尼洋河的净水,惬意不可言表。
接下来我们到了巴松措。巴松措又名措高湖,在藏语中为绿色的水的意思。巴松措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湖面海拔3700多米,是一处淡水堰塞湖。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湖宽几百至数千米不等,面积约37平方公里。放眼望去,湖心岛如碧绿湖水中的一颗宝石,与周围的青山相映成趣;湖水清澈透明,游鱼穿梭如织,沙鸥、野鸭浮游湖面,情趣盎然;秋天的巴松措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情趣盎然。毛毛细雨也来凑趣,平添了游湖的几分浪漫。我们沿着木制浮桥进入小岛,这让我联想起武林侠客脚踏浮萍度水的场面,在桥上圆周状的拍下周边景致。岛上林荫茂密,唐代建筑“措宗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庙的大门两侧分别竖立着男女生殖器的石雕和木刻,是这儿独特的宗教生殖器崇拜。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入寺院,又留下一处遗憾。近水缘树的关系吧,在这里不感觉缺氧,一圈走下来,还真出了不少汗。岛上、岸旁大乔木很多、种类丰富,藏香猪在林荫下漫步、傲慢地咀嚼着,这都成为我相机中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