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首由格莱美获奖大师Richard Furch操刀混音的《光芒》,让李炜又一次绽放了光芒。极佳的录音层次,极强的听觉震撼,极动听的流畅旋律,以及极正能量的澎湃张力,也让这首歌曲在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口碑,并且顺利成为新浪微博“亚洲新歌榜”的周冠军。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
只有一首《光芒》当然不过瘾,好事一旦开场,你不能给歌迷有个后续的交待,那岂不是“耍流氓”?好在第二波主打《高攀》,很快就来了。
《高攀》的创作者李煊乐,其实也是李炜的老搭档,在上张专辑《脱胎换骨》中,李煊乐就为李炜创作过两首非常高质量的小品:《月弯弯》和《时差恋人》。而袁娅维传唱度最高的作品《旅行中忘记》,亦是来自于是李煊乐之手。
细腻,也是李煊乐创作的最大的特点。细腻,也包括了用词的细腻、情感的细腻,以及旋律流动时的细腻,而《高攀》同样是这样一首细腻的情歌。它不追求文字的眼球效应,也不强调旋律的突破与创新,《高攀》其实就是以一种最正常的情歌温度,去抒写出一段忧伤却优美的动听韵律。
其实,这何尝不应该是流行音乐的常态,在看似平凡之中提炼并升华音乐的质感,让情绪随旋律而找到出口,而不是用什么风格与实验,去定义、去结构所谓的个性。
《高攀》也是一首标准的暗恋系情歌,它最重要的关键词,一个是卑微,一个是落差。因为觉得暗恋对象完美,所以感觉到自己的卑微,并因此形成一种情感与情绪的落差,这种感觉,凡是暗恋的人都能心领神会,也能感同身受。关于其中的细节,说多了都是泪,而这些泪,如今都被李煊乐写进了歌里,并被李炜唱了出来。
《高攀》的题材或者不够“耸人听闻”,它只是一首如涓涓细流般的情歌,但这首歌曲却拥有一种高大上的品质感,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著名音乐人金大洲和胡静的编曲,尤其是在弦乐衬托上面的巧思。
流行歌曲运用弦乐,其实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其实现在很多歌曲的弦乐运用,更像是为古典而古典,为高雅而高雅,以至于有些弦乐与歌曲的关系,说到底就是真没什么关系,就像水和油永远融不到一起。
但在《高攀》这首歌曲里,你就会感觉弦乐是对李炜情绪的一种补充,也是对整首歌曲艺术感的一种升华。于细节处有弦乐,于华彩处弦乐,而弦乐也在细腻和升华两个层面,赋予作品以直接的推动力。主歌时钢琴琴键延时般的律动,以及大提琴的呜咽声,非常好地衬托出李炜卑微的情绪,而副歌时弦乐团与鼓点的配合,前者也是很好起到了飞扬情绪、释放情感的效果。那种古典的包裹,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李炜有可能的失控,从而让戏剧化的张力,也能有一种克制和节制的效果。
李炜在这首歌的演唱处理上,真的是非常好体现出落差的空间感。主歌部分的低音下潜,似呢喃,也似自言自语,仿佛独心独白般,将暗恋者的卑微心理,以人声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副歌部分的升调,也是恰到好处地将情绪升华,尤其是即使是情感最激烈的部分,李炜在处理上依然是不卑不亢,就像是用深爱战胜了卑微,也体现出如今的李炜,在音乐处理上层次运用的合理,情感与技巧结合上的平衡,以及越来越好的音乐控制力。再加上李炜自己参与编写与演唱的和声,也让整首作品在人声部分,就像是一个艺术品,通透且完美。
与《光芒》将Baby由感情世界的称呼,延伸到一个更宽广的范畴一样,《高攀》虽然是一首情歌,但李玮同样将感情世界里的回报,引申到与城市、与世界的关联,情感世界的卑微者,和城市人流的过客,因此在这首歌曲里合为一个身影,这也让一首小情歌,有了一种意味深长的回响,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呼应了《城市之光》这张新专辑的主题。
听过了《光芒》,享受了《高攀》,现在的李炜,只欠歌迷一个交待,那就是第二张专辑《城市之光》,到底什么时候发行?
在线等,挺急的。
�'���*/ 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