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易《Found…The Best Girl》——躺在沙发上的民谣

标签:
best夜·色girl《梦》郭易娱乐 |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
专辑:Found…The Best Girl
艺人:郭易
厂牌:乐尔唱片/摩登唱片
时间:2008/12/30
评分:★★★☆
一边是抱怨这个时代的乐坛世风日下,一边却是在流年似水的日子里,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于指缝中流失掉一些值得一听、值得静下一听、值得以后还能再听的音乐。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也说明商业毕竟不是万能的,在它可以照管我们一生一世的吃喝拉撒睡听看之余,毕竟还有它也管不过来的角落,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耳朵再长长一点,招子再放大一点,Found…The Best Music,或者Found…The Best Girl。
2007年年底推出首张全长专辑的郭易,最终还是与主流市擦肩而过,甚至也没像陈绮贞、曹方那样因为独立而获得非主流式的成功。但我还记得那张《夜·色》专辑的两件事,一曲采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专辑同名主打曲,因为Lounge编曲和演唱上的相得益彰居然被演绎得完全没了原曲那种华丽悠扬的味道,而被改换成一种“脚下轻飘飘”的独立女声新特征。让经典走入我们的生活,而且还是从严肃正经重新回到人性温情,这种事情干起来有多难,只有干过的人才知道。
另外一首就是翻唱Beyond经典情歌《喜欢你》的《Just One Night》。Beyond的作品、尤其是黄家驹演绎的作品,因为其诡异的声线,那是出名的难唱。94年“滚石唱片”推出的《祝你愉快…致家驹》,虽然也算是众星云集,但就因为黄家驹的难以复制性,而让这张专辑成为了歌星黑洞,最成功的例子,恰恰就是黄耀明翻唱的《喜欢你》,“人山人海”式的电音,恰恰另辟蹊径又避重就轻的幻化出另一种凄美冷艳的氛围。而郭易改版的《Just One Night》则是异曲同工,女性独有的柔美、细腻和敏感,自如至终牢牢地控制了这首作品的氛围,黄家驹的音乐灵魂,在这首他自己的创作里,居然被翻唱赶跑了。相比之下,再听听香港刘天王最近翻唱Beyond《海阔天空》的国语歌《承诺》。唉……我就不多说了。
时隔一年多之后推出的这张《Found…The Best Girl》,从专辑结构上来讲,既可以说是一张大EP,也可以说是一张Mini Album。和《夜·色》相同的,则是Nana依然担纲了制作。相比Nana个人专辑音乐里比较纯的Lounge口味,郭易的歌曲本身,实际上更接近民谣。前者强调氛围,以环境来带动感性;而后者则首先强调情绪,并用情绪来扩展氛围。与《夜·色》略有不同的,则是《Found…The Best Girl》在编曲上更乐队化一点,但即使如此,整张专辑在Nana的制作之下,却依然还是向着Lounge的方向驶去,只不过这次多了点一种叫做摇滚乐的润滑剂而已。
《救星》和《梦》都是上张专辑的旧作,不过却又是旧作新版。《救星》相比《夜·色》时期的英式摇滚版本,因为Lounge的处理而多了层次感、立体感,也可以让情绪因为音乐的复杂更显细腻,尤其重要的是弱化了原作氛围太陈绮贞的作品弊病。《梦》则是Unplugged的小样版本,这不仅是郭易的创作生命线,更可以看成是郭易创作灵感在瞬时间的流动纪录,由于没有后期的修饰,也反而让沉郁、纠结、敏感、细腻这些特点显得更有棱有角有脾气。
《开往你的路上》(启程版)是专辑最突出的作品,也是最能呈现郭易+Nana这个组合风格的的作品。从创作上来看,郭易创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现实主义的画面感,和充满浪漫主义的语词运用。她的歌词虽然也很感性,却并没有因为感性而语无伦次,也不会因为过度的纠结而走进混乱的穷途末巷,清晰的画面感描绘,让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能给听者提供MV联想空间。歌曲《天下最好的女孩》这个自信式的歌名,则就是许多包括之前的郭易在内的许多独立歌手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让自己的小情绪,能够在关键词的作用下流行起来,如王筝之前的《我们都是好孩子》。如果这首歌能多少流行起来,这首歌名能多少口号起来,虽然对于郭易的创作不会构成太大影响,但让这样的音乐真正传播起来,却是幸事一桩。
当然,这张专辑(暂且把它也当成一张专辑)和上一张《夜·色》也拥有同一个问题,就是作品与作品之间曲风及情绪表达上的凌乱,让唱片又回到了那张单曲合辑的初级制作模式上去,这对于郭易这样一位,迫切需要有一种明确音乐形式来加深人们印象的歌手来讲,的确是一个致命伤。相对的,倒是更希望未来的专辑能出现《开往你的路上》和Demo版的《梦》这样一种Lounge+Unplugged双线并存的制作模式,一华丽一简单、一电子一民谣、一柔和一棱角,相比紊乱的多元化,这种二元反而更可以组合出一种更立体的色彩。
文/爱地人
0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