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就是这样刘力扬女王s.h.e.方文山乐评华研tank许飞娱乐 |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
专辑:我就是这样
艺人:刘力扬
厂牌:华研国际
时间:2008/06/02
评分:★★☆
都说只有乐评人才能做到夸一张专辑夸到不要命的地步,但实际上,与现在许多王婆卖瓜的音乐人相比,大多数的乐评人,还是能够做到在形容词外面再多穿一条“知识分子”牌底裤的。而音乐人往往可以凭借他们离音乐更近的优势,将这种优势化为一种权威,并直接将乐评人打造成弱势群体。但问题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一个歌手拍了电影,不等于他能拍好电影,一个音乐人评价歌手,也并不等于他能评好歌手,做音乐需要想像,评音乐讲究分析,这其实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
不相信的话,你可以看看包小柏、方文山、袁惟仁、施人诚、林迈可、李偲菘和王治平这七大音乐人对于刘力扬新专辑《我就是这样》的评价。虽然各自的文法不尽相同,但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却能够让我很快就从记忆的海洋里,回忆起无数前辈女歌手初出道时人们对她们惊艳的评价,如苏芮、柯以敏、张惠妹、孙燕姿和陈珊妮。难道正处于低潮期的华语乐坛,终于迎来了一位可以主宰时代的女王?从专辑的名字张扬的个性来看,是的!但从专辑的内容来讲,却仅仅只能证明这七大音乐人,写乐评的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他们制作音乐的水平,可喜可贺!
从专辑的封面来看,“华研国际”确实是把刘力扬当成一个女王来包装的,但最终这种想法,却在没什么个性的音乐面前,显示出它的空洞和浮华。是什么样的女王?摇滚女王、蓝调女王、嘻哈女王、民谣女王、唱作女王、K歌女王,还是高音女王?总之,专辑的十首歌曲没有给人留下一个鲜明的答案。反倒是让“华研国际”行货企划的面目暴露得一干二净,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为刘力扬量身定造、而且除她之外其他人都不合适的包装,它完全只是一套根据市场口味所定出的菜单,食客可以是刘力扬,也可以是张力扬、王力扬、杨力扬,甚至还可以是杨二车娜姆。
而在作品方面,无论是旋律、歌词还是编曲,也都没有给人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说,这同样又是一组肯德基和麦当劳式的菜单,不仅全国统一,甚至是基本保持全球一致,很国际、很时尚、很主流,但是也很行货、很快餐。有Tank合唱的《我就是这样》,还是用了在十年前才勉强算前卫的金属说唱曲风,单凭这样的风格套上几句宣言,就想搞限量,也难怪现在的限量越来越没价值了;紧随其后的《眼泪笑了》,则很容易让人与S.H.E.的那些慢歌混淆到一块儿,而且越到后来还越有周杰伦的味道,适合倒是适合刘力扬声线的发挥,但问题是这样的歌曲,大凡“麦乐迪”、“钱柜”里的麦霸,也都能比较轻松的应付下来,“我就是这样”的豪情壮志,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而就凭让这两首歌曲做为主打,而且还是占据了专辑的黄金铺位,也足以说明了这张专辑的不一样,其实是在说反语和歌迷闹着玩儿呢?!
方文山的出现,也不出意料的无甚惊喜,虽然《一句一伤》的写法很方文山,但因为它不周杰伦,所以也就很难出色了。毕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方文山的词作更像是周杰伦旋律的鸡精,而且只有和周董的靓汤搭配,才能呈现特别的鲜味。相反,整张专辑中最好听的,反倒是《拍写》和《单》这两首最简单、甚至在编曲上简单到平凡的歌曲。前者的R&B曲风,能够很好的衬托出刘力扬演唱时处乱不惊的从容,并由此逐渐显露出她在把握细节上的长处;后者是一首非常像是袁惟仁手笔的城市民谣作品,呈现的依然是一种于安静中蒸发情绪的演绎特色,并能够让听歌的人很纯净、很纯粹,这么一来,音乐的交流和感染作用自然也就出来了。从这两首最适合刘力扬也是最动听的歌曲在专辑中所处的位置,也很容易看出现在华语乐坛功利的痛病,都认为只有那些宣言个性、体现热闹的作品,才能证明歌手的与众不同之处,事实上,许多歌手的特色就在于唱平平凡凡的情歌,然后从这种平凡中慢慢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如陈百强的忧郁、姜育恒的沧桑、王杰的苦涩,个性这东西不是说塑造就能塑造的,更不能拔个性助长,在个性和人性之前如何选择,OMG,这永远是个问题。
而从刘力扬,以及之前的许飞等选秀歌手的专辑来看,虽然他(她)们大都被渲染成为一种很新世纪、很个性的歌手形象,但实则上这些80后歌手,却大都受到了9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所谓嘻哈、蓝调、金属这种卖相,很多时候只是时代给他(她)们的错觉而已。唯一可惜的是,当年邓丽君的音乐虽然同样影响了60后和70后的音乐人,但却能够间接催化出像“唐朝”这种截然不同的个性音乐人,并创造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而许多新一代的歌手,却只能在前辈的路子上标准的走下去,失去了许多想像的空间和开创的勇气,当然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那就还是留给余秋雨这样的文化大师去解读吧!
文/爱地人
0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