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晚渡旧址位于沈阳市西南部,浑河北岸,在明清时期曾为沟通沈阳南北的重要渡口,也是老沈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浑河晚渡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戍楼。
——清代诗人戴梓曾

盛京八景之浑河晚渡(第三景)
罗士圈原来居住着八百多户人家,是个小村庄。这里过去不叫罗士圈。浑河两岸南高北低,古时木船由南摆渡到北岸,岸边一片稀泥,无法卸货。老罕王努尔哈赤进盛京后,用蒙古作战时的骆驼将货物从船上运过稀泥,到一平展的地方再装上马车运到城里,因而这里便养了一群骆驼,于是就有了一群养骆驼的人家。这个村子被人们叫做“骆驼圈”;后来被老百姓叫雅了,叫成了“骆士圈”;再后来又被人们叫白了,叫成了“罗士圈”。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没落了下来,解放后逐渐成为了沈阳市的“贫民窟”,低矮破旧的连片棚户,泥泞难行的狭窄小巷,汛期到来的时候,更是危机四伏。后来沈阳市政府决定恢复数百年前的盛景,对当地进行拆迁改造,终于建成了罗士圈生态公园。

花都开好了

公园游览向导图

傣式建筑不止东南亚才有

园林深处一座小小的傣庙

环城运河至此汇入浑河

重现明清时的渡口

沈水阁

横跨南北两岸的工农桥

远眺浑南

浑南长白岛风力发电站

更多罗士圈生态公园照片
盛京八景——万泉垂钓
盛京八景——天柱排青
盛京八景——柳塘避暑
盛京八景——皇寺鸣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