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我自己

(2018-02-28 17:02:08)
分类: 教育杂说

做好我自己

——读《沉住气成大器》有感

 

手捧《沉住气成大器》一书,怀想颇多。年轻时的一幕幕,年轻时的豪言壮语、高谈阔论,在尊长者面前的所谓信心满满、自不量力……一时浮现在眼前。

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年轻时气盛一些,尚可理解。到了中老年,能够不惑、能够知天命,能够耳顺,就是得了善果。但是,在前三十年改革浪潮中,我们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中忽视了人的心灵得到尉藉,整个社会风气变得浮躁,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升反降,则是社会发展的失衡。如何失衡?曰,精神文明工作没做好,没有像物质文明工作那样得到足够的重视。

《沉住气成大器》一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出版,卫强编著。这本书在今天我们党和国家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得到重视和推广阅读,说明了我们的社会不仅已经初步完成了由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工作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转移,并且由对社会浮躁贪婪的风气的治标工作转到了治本工作。

《沉住气成大器》主要讲述了面对百味人生,面对世事百态,我们需要潜伏的是不平之气,消沉之心,躁动之性和致远之志,需要张扬的是自信,勇气,愈挫愈勇和百折不饶。一句话:沉得低,才能跳得远;沉住气,才能成大器。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一个沉得住气的人,总能静下心来,如无声静水,深处无声;一个沉得住气的人,总能稳住心神,如涓涓细流,水滴石穿;一个沉得住气的人,总能举重若轻,如风和日丽,春华秋实……

我是一名老师,做学校教育工作已三十二年。如果问我当老师的最大体会,我会说,就是“沉住气”。前阵子,我班上有个所谓“差生”,因没完成作业被我点名站起来。我听到他小声地骂了声“傻逼”。虽然小声,但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听到了。师道尊严啊,怎么办?我没有发作,故意装作没听见,然后说希望他把作业补完就让他坐下。后来,我还借机和他拉近关系,还偶尔把他叫到一边鼓励鼓励,有一次我鼓励完他还故意和他拉手指,“柆钩上吊,我们说到要做到”,他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果然,他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尊重,作业也做得有模有样了。并且,在一次放学时,他看到我正站在校门口旁,居然大声地喊道:“川哥好!”然后另外几个调皮鬼也跟着喊。我连忙“好好好”地回答他们,弄得我一时挺不好意思的,但心里却热乎乎的。试想一下,如果那天我发作了,“挽回了”所谓的师道尊严,虽然一时痛快了,后面能有这样美妙的教育结果吗?试想一下,这几年发生的许多师生冲突,甚至有的还酿成令人扼腕的教育悲剧,虽然成因可能很复杂,但这其中没有我们教育工作者“沉不住气”的因素吗?

弘一法师说:“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王阳明思想中有 “主一”一说,“主一”就是专注于一,专注地做好“善”这件事,我们可以引申为专注地做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本职的事。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是讲求沉稳的。新中国只是在积贫积弱的国情下为了摆脱经济困境才一时过分地“放飞了思想”,过分地“放任了脚步”,才造成了暂时的“浮华空艳”的流浪景象。现在,又到了收住任性的脚步,回到中庸轨道的时候了。如果我们不收住我们放纵的脚步,在当今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我们将面临严峻的民族生存考验。一方面,我们国家内部还面临着未完成的统一大业以及民族和谐、贫富分化的复杂情况,另一方面,国际上霸权思想和冷战思维还相当强大,我们的周边又有多个国家与我们有领土和领海纠纷。如果我们不能沉住气的话,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仅许多事业完成不了,还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所以,为了成大器,我们沉住气。作为中华民族的普通一员,我们不能把“大器”理解成“大官”、“大财”“大艳大丽”“大光大耀”,而是只做一湾清泉,走过该走的地方,滋润可以滋润的土地,不给社会添乱,做好我自己。这就是我对“成住气成大器”的理解。

2018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