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于细微处见教育品格之五
(2014-03-01 21:02:3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说 |
2014年2月28日
今天,我们回到家了。离开了蔡塘,我们会不会像以往的很多培训或学习活动一样,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呢?所以,今天,我打算总结出“五个非常”来,以便于今后更好地温故知新。
我们经常这样,听说某所学校成绩很好,就猜测那一定是这所学校有很会上课的老师吧?对于蔡塘,参观过一次,知道他们的老师都比较年轻,而且并不那么稳定。于是,我就猜测,蔡塘的教学质量好,那一定是做了教学案和小组互助式管理的原因。真正来到蔡塘,才能真正地知道蔡塘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力量源泉是什么!
非常之一:蔡塘学校的目标非常明确。该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的生涯基础比较差。但是,蔡塘人就是要为这些农民工子女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为这些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定优良的人生基础。这是多么博大的教育胸怀啊!有了这样的胸怀,他们的办学方向就正确了,办学方法就合理了,办学业绩就形成自己的特色了。
非常之二:蔡塘学校的德育非常到位。该校真的贯彻了德育首位的原则。“德育是基础,没有德育就没有一切。”陈校长很坚定地说。“学校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德育一定是先迈出去的那条腿。”陈副校长也这样说。“德育是基础,没有德育就没有一切。”陈校长很坚定地说。“学校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德育一定是先迈出去的那条腿。”陈副校长也这样说。大家想想,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下课离开座位了,居然很难发现有哪个孩子不把自己的椅子往桌子下面推的。如果万一哪个孩子忘了,也会有其他同学帮他推。这是什么精神?这是集体意识,是利他主义!我问过一个大个子学生:“同学,你们每天第一节后都做礼仪操吗?”那个学生说:“一三五做,二四不做。”“为什么二四不做?”“应该是学校怕我们做烦了吧,所以隔一天做。”连学生都这么了解学校的用意,蔡塘的德育工作,能说不到位吗?
非常之三:蔡塘学校的管理非常精细。他们每日有四操(礼仪操、大课间操、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都非常正规,课间值守非常正规,班级布置非常丰富、连每节课的课前诵读和上下课的铃声都有讲究。比如说上下课的轻如手机短信音乐一样的铃声吧?陈校长告诉我:“铃声太响,会影响师生的情绪,造成不必要的紧张气氛。”连这么佃的事情都考虑到了,“精细化管理”真的可谓落到了实处。但是,“精细化”却不是事事包办。比如,陈副告诉我,课间的“导护师岗”,现在已经比以前少了很多,因为现在小学中有了“红领巾督导岗”,初中有了“自律会”。说到底,一切都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品性修养的需要来考虑学校的德育管理。就连课程设置,也能体现这一点,因为该校居然在课时安排很紧张的情况下,开设了礼仪课、心理课、书法课。陈校长还说,假如有可能,他还考虑开设励志课。
非常之四:蔡塘学校的课堂效率非常高。教是些爱动爱闹爱张扬的少年儿童,上起课来听就是听、讲就是讲,写就是写,分工就是分工,合作就是合作,环节与环节之间不会浪费任何不可以浪费的时间,这简直是出神入化,令人惊叹。我观察了一下,当老师说:“下面开始讨论。”老师的话音落下到学生的讨论声响起,间歇时间不会超过三秒。同样,当一个汇报小组下去坐好到另一个汇报小组上台发言,这中间的间隔也不会超过十秒。
非常之五:蔡塘学校的师生非常美丽。蔡塘的老师大都比较年轻,可以说,有一部分老师的上课经验还不是很足。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蔡塘学校的老师都非常友善,非常自信。他们上起课来,大都面带微笑,从容应对。不要说礼仪课老师那醉人的笑容,语文组那些年轻的姑娘们,个个都热情大方。我们参加她们的教研活动时,让她们为我们第二天的听课做个安排,她们并没有人推辞,而是欣然接受:“反正安排不安排都会被听,那就安排我吧。”说到学生,也是一样。见面叫“老师好”,回答我们偶尔的提问也是那么礼貌友善。还有偌大的校园,每时每刻都不会被发现有纸屑异物。这,都是多么美啊。
以上五个“非常”,是我这次蔡塘学校之行的非常深刻的感受。但我又在想,其实我们的教育工作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蔡塘的这些“非常”,其实本应该是我们的工作常态。之所以这些“常”成了“非常”,那是因为我们许许多多的学校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歪路。我们只要像蔡塘学校这样,实实在在地做好我们的常态工作,我们就能够取得“非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