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杂说 |
于细微处见精神
——我的蔡塘日记
厦门蔡塘学校原本是一个打工子弟学校,就算是现在,农民工子弟也还占多数。但是,这所学校这几年却风生水起,尤其是它的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在湖里首屈一指。于是,很多人都想了解其中的原因。我在前三个多月前跟从我所任职地的教育局长等领导参观了该校之后,现在又带着我校的十一位老师前来跟岗学习一周,期望能对蔡塘学校的精神品格有切实的理解。是为小序。
2014年2月14日
今天是来蔡塘学校跟岗学习的第一天。早晨七点四十分左右,我们的三辆自驾车就到了该校。保安很友好地让我们进了校门。我们看到有几个举着国旗的学生在那一头正步走,好像是升旗仪式的预演。不久,办公宝冯主任便迎了出来,说马上要升旗仪式了。接着,陈副校长也走过来了,然后是陈文彬校长。打了招呼,我们便并排在蔡塘中学的教师队列里,参加了升旗仪式。我们的感觉,蔡塘学校的师生精神面貌真的很好,尤其是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无一人歪斜站立,更不要说是谈笑或打闹之类了。
第一节课是互相见面和分组跟岗等。第二、三、四节,我听了七(四)班、八(二)班、八(四)班的语文课,下午第一节,我还听了一个班级的班会课。我的其他同事也是跟着自己的学科带岗老师去听自己学科或自己喜欢听的课了。课间,我们也较细致地观看了蔡塘学校的的环境布置等,于是就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想。
各种励志语的艺术化设置这里就不说了。蔡塘的新校舍还没建好,现在还很拥挤,但是,我们只要看看各年级的走廊布置,看看各班级的墙面利用,我们就知道,蔡塘的老师们花了多少心思和心血来营造一个细致的育人环境了。我翻了一个班挂在走廊的作业展示栏上的蔡塘学校专门印制的语文读书笔记,首页是“我的读书计划表”,然后每页的页面都设有“内容简介”“精彩句段”“理解赏析”和“个人生活实际或体验”这么多栏目。其中“理解赏析”栏特意用括号标明是“内容、修辞、感情”三个角度。这就使学生的自己读书有了方向和方法。我的一个同事说:“他们连门后都利用起来了!”然后,她特意跑到那间教室的后门看了看,又说:“是教育学生注意不要乱打针吃药的内容。”
蔡塘的老师很注意课堂时间的掌控。七(四)班的年轻语文老师刚好在下课铃响起时下了课。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差几个字没记在听课笔记上,所以在位子上拖了半分钟,可就是这半分钟,全班学生居然走光了。原来,他们是去做课间操了。接下来的第三、四节的下课,老师也很及时,哪怕还差半个问题没讲清楚,他们也不拖课。所以,蔡塘中学的课间体操和眼保健操,都进行得很完整,很充分。
蔡塘的许多班级是在小组课堂合作讨论里是要求学生站起来的。有一节课,老师用了小老师,这个小老师一句“下面开始讨论”,全班无一人拖拉,都在不到两秒钟时间内站了起来,而且立即展开了小组内的热烈的讨论发言。我想,这就是习惯啊,习惯了也就习性了,也就品格了,也就精神了。
关于这点,我还观察到了三个例子——
.班会课上,小主持人指名一个男生来讲述自己的理想,可这男生站起来后,好像有点害怕,所以没有发言。这时,小主持人说:“不要紧张,慢慢说。”小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也跟着鼓起掌来。于是,这个男生就比较流利地说出了自己的各种理想。这里,我看到了这个班学生的善性,也看到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语文课上,在简介作者胡适时,需要全班齐读显示屏上的文字。“生于中化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结果,很多同学都把“卒”字读成cù,等这句话一过,同学们就发现读错了,没想到,全班同学居然步调一致地重读这句话,当然,cù改成了zú。
这不是习惯是什么?这不是品格和精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