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教育关键词 |
西瓜与芝麻的问题
前些天,我的博友邬经纬(实际网名为“经纬”,为了系列的顺序而添,请谅)给我的博客留言:“罗飓老师你好:我不想让孩子全部做完每天的作业,差不多就行了,请问学校每日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我不要求最好,只要求合格不可以吗?我不做作业也能跟上不可以吗?不合格我自动出局不可以吗?学生和家长不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吗?”邬经纬是一个关注教育、关心孩子成长教育的热心家长,我们的交流已经有些时间了,互相也建立了较好的信任关系,但她这次这“直截了当”的提问,我这个老师却真的语塞——无言以答。
我随手点开她的博客,就看到她转发的一个某名家写她女儿的文章——《童年是最需要阳光的时代》。文文章说经纬的女儿因课业负担过重生了病去美国休假,孩子在美国参加夏令营,参观了美国麻省理工、哈佛、韦尔斯利大学和美国总统布什母校耶鲁大学等,还参加了一所中学的毕业典礼,并进入一所公立中学短期学习。这个女孩因此感受着两种教育方式的巨大差异,花了三个月就写成一本八万字的书《十三岁的天空没有悲伤》。女孩在书中写了她真实的见闻、感受。“原来在美国课堂,学生可以随便交头接耳,老师竟然给同学发糖果,学生可以自由上卫生间。而简单的数学考试,让她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这么喜欢数学。”轻松而自在的学习,使女孩颇有感慨:“看来一个人被外界认可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的信心是极为重要的,它会让你热爱。让你愿意努力也让你愿意去做好。”女孩还说到,美国的教育是极为重视诚实的:某校刊的责任编辑是学生,因为一篇文章“未标出某段话是别人所说,也未标明出处”,结果被校方当作“偷窃行为”“不可原谅”地开除了。因此女孩认为不诚实“是我们的一个弱点”,造成这个“弱点”的原因是我们学校“没有把诚实放到人格高度和社会高度来对待”,另外一个原因是“学习负担过重和考试压力过大”,每天都要把作业做到21点不止,所以连我们的优秀班干部都说“咱们学校绝对不可能有人没做过弊”“抄过答案”。
看到这里,我完全理解了经纬向我发出那一连串令人感到窒息的问号的原因了。接下来两天,我又读到了经续的两篇文章:《为什么学校非逼着学生做作业》和《女儿怕学校怕老师,今天没让她去学校上学》。不用引述,我想文章的大意大家也会知道。
说实在,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真的做了太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事。西瓜之一是诚实,芝麻之一是考试;西瓜之二是素质,芝麻之二是分数;西瓜之三是全体,芝麻之三是尖子;西瓜之四是团队,芝麻之四是单干;西瓜之五是自立,芝麻之五是呵护……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我们不要“考试”、不要“分数”、不要“尖子”等,但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尖子”啊。当然,也许你会说,我们并没有说不要“诚实”、不要“素质”、不要“全体”等啊,相反的,我们还天天在强调这些呢,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就是有力证明啊。可是,我们细下心来想一想,我们除了天天喊着那些口号,我们真正做了什么?我们口头上喊着“诚实”“素质”“全体”,可手头上却更加紧锣密鼓地做着“考试”“分数”“尖子”,我们只把震耳欲聋的口号当成了抓“考试”抓“分数”抓“尖子”的鼓点了啊!亲爱的同志们,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能回答好家长经纬提出的那些问题吗?
我们如果不能回答家长经纬的问题,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存在着严重的不良,甚至还有些畸形——我们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里当然得不到任何自主、自立、自觉、自醒、自爱、自强的机会,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试问,这不是在生产工业产品又是什么?而更可叹的是,我们明明知道把人当成工作业品来生产是不对的,甚至还时常高喊反对的口号!
显然,这有点像是说着人话做着鬼事。但是,我们能完全归咎于学校吗?学校要有好的中、高考“分数”和“尖子”才会得到上级表彰啊!而上级也要有好看的“分数”和“尖子”才能在上上级面前脸上有光啊!因为我们最伟大的力量是人民,学校教育的伟大力量当是家长,我们类推下去,为了在家长面前扬眉吐气,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当然要齐心协力“把教育办好”——把“分数”搞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