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花盛开的教育之十:如果校长翘起二郎腿

(2006-06-21 08:23:30)
分类: 鲜花盛开的教育

如果校长翘起二郎腿

如果校长翘起二郎腿,并不是坏事,大家不要眼红,不要心不甘,你要心中窃喜,学校又有新发展了。

“你会做我也会做的事情,你去做,不要我做;你不会做我会做的事情,我教你做,然后你去做;你会做我不会做的事情,当然是你去做。”这是十多年前我所任教的学校校长跟我说的话,也是影响深远的一句话。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班主任兼学校团委委员,但他挺看重我,所以跟我聊天时谈了他的领导风格。

我当时还是“年轻人”,还不能明白他这话的深刻含义,只觉得这话不怎么地道,跟我所接受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等正统教育思想不大一样,但因为他是学校的核心,而且老师们(包括处室主任和副校长)都对他心中有“喜”,都崇拜他,都精神抖擞地愿意随时听他的召唤,所以我就没有细想(实际上当时也没那个境界来细想)——他说的,一定是对的——有好几次,而且是开学初和期末的“关键”时间,他都不在学校(我当时听说他是去为学校的发展“搭桥铺路”了),他即便在学校,也不是在办公室里伏案疾书,一副“案牍劳形”的样子,他时常会跑到我们的单身宿舍来,有时会拿起我墙角的吉它,在我的“7平方米”里“摇滚”它半个多小时。但是,他的手下,当然也包括我这些普通老师,主要是那些处室主任(当然也有副校长,但副校长其实也是“清闲得很”,只是看上去比校长稍微“忙碌”一点),却个个跑上跑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有事都只去找处室主任,处室主任有事,一般都是只找分管的副校长,除非特殊的事才去找校长。我们那时似乎有一种共识,,处室主任说的、答应的,就是学校说的、答应的,如果去找校长的话,当然也是这样说、这样答应的,因而也就不用去找副校长、校长了,而且找“主任”总比找“校长”心理负担轻一些吧?

现在想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个主任,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副校长,而副校长就相当于校长,一个学校,无形中有了许多副校长和校长,而段长和普通老师,就有可能是处室主任了呀,学校的工作哪能不好开展?而真正的校长呢,当然成了专门处理“棘手的和关乎学校全局命运的大事”的“太上皇”了呀!

那是一所老牌中学,我在那里呆了十年有余,也许是传统吧,几任校长的管理风格都基本相似,所以那些年,学校工作蒸蒸日上。然而,环顾一下现在的我们身边的个别校长,高举着发扬“优良传统”的大旗,事无大小,件件过问,副校长知道校长会来过问这事,当断不能断,处室主任知道副校长要来传达校长的意思,岂能“独立自主”?一些“心急”的老师,当然越过段长、越过主任、越过副校长真接去找校长,而校长又不了解具体情况,只听一面之辞,难免对自己的“手下”心存不满,进而产生不信任,于是就越过副校长、主任甚至段长直接给老师“发号施令”,这样一来,恶性循环,中层和基层领导的话没人听了,他们威信扫地,干起工作来好一点就“逆来顺受”,不好一点就“消极怠工”,整个学校也就烂了……

比较起来,这类校长是把副校长当处室主任、把主任当普通办事员了,当然他也把自己降格为副校长或处室主任了。这类校长是在自绝前程,也是在绝学校教育发展的前程,其恶劣影响是深远而不可估量的。然而,在现行体制没有改良的情况下,许多地方还有许多这样的校长,他们看上去都在“尽职尽责”,都在喘着粗气像老黄牛一样犁着田,但他们却没有成效或成效不大,因为他们的学校,总是矛盾四起,人人“尔争我斗”——谁都感到累,人累,心更累。

以上说的是两种风格的校长办出两种风格的学校,还有一种风格的校长,就是常说的那种——只会“死守着一个摊儿”,有生意就做做,没生意更清静。这种类型应该是绝大多数了,大家心知肚明,这里毋庸赘言。第一种类型的校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啊;第二种类型的校长是比比皆是的——看上去很有责任心就够了。也正因为第二种类型的校长“看上去很有责任心”,也就“看上去很美”,也就蒙蔽了上下级和社会大众的眼睛,其危害不易被人发现。

大约六、七年前的《人民政协报》上有一个文章(因为我的文章和这个文章相邻,所以念念不忘),说有一种病叫帕金森综合症,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给人感觉是随时可能摔倒,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晚期因长期卧床易出现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约有四分之一的帕金森病人因过分担心疾病而伴有抑郁症状……文章意思是,选拔任用“一把手”很重要,如果这个一把手是个平庸之人,这个单位的管理就会得这种病。文章说,一个平庸的一把手,他需要选拔的两个副手必须比他更平庸,因为他不允许副手比自己更高明,平庸的副手又各给自己找两个更平庸的助理员,这样一级级下去,这个单位必将“庸才成堆”,一有诱因,“帕金森”发作,浑身发抖、摇摇欲倒,时间一久,各种并发症蜂拥而来,最终要抑郁而亡的……前不久,媒体爆出一个大新闻——2004年底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惟一的“中国民办教育最佳品牌”的赫赫有名的南洋教育集团只因家长挤兑教育储备金而全面崩溃,“有教育局官员说,南洋是一场持续十年的骗局。有家长说,南洋的失败,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有老师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决定了南洋的失败。”我在猜想,南洋的失败,和集团各个层级的“一把手”有没有关系?他们有没有多少都得了点“帕金森综合症”?我们的教育是应该想清楚了——民办教育,顾名思义,是平民百姓办教育。平民百姓办教育干什么?也像国家政府一样为了民族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这是“想得美”啊。“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古训怎么忘了?民办教育如果没有“食”吃,谁办?例外当然是有的,比如令人景仰的著名的陈嘉庚先生,但陈嘉庚先生并不是办出一所学校然后依托这所学校大肆捞“食”啊,他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心甘情愿地往里面倒贴血本啊!没有想清楚这一点,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有患“帕金森综合症”之嫌疑呢?

所以说,学校里的一把手——校长,是要花时间去思考教育的。我们通常讲“办学校”,这是不对的。“办”和“办事”很相近,体现的是一种“工匠意识”。学校教育必须“经营”,“经营”同“运筹”相近,“运筹帷幄”,体现的是“高瞻远瞩”,是“殚精竭虑”,是“事业和未来”,善“经营”的校长,其表面上看,“抓大放小”,“乐哉悠哉”,他们可能常在办公室里“翘起二郎腿”,说说笑笑,喝茶聊天,但他们绝不是偷懒,绝不是惰性,他们是善于从乱耳的“丝竹”和劳形的“案牍”中解脱出来的具有远大目标和非凡才能的能够带领学校和教育走向成功的真正的“帅才”,在他们“翘起二郎腿”的时候,他们会把眼前学校的事务一条一条捋顺,然后把激情的目光投向学校的未来……

所以,如果校长翘起二郎腿,并不是坏事,大家不要眼红,不要心不甘,你要心中窃喜,学校又有新发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