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中国计算机报》,转载请注明
近日有消息传出,百度降启动针对个人收费的相关策略,相关连接如下:
百度针对个人用户收费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网民的普遍关注。有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部分网民,有90%的网民非常肯定地认为收费会让自己作别的选择,仅有一成的网民表示收费可以理解。
或许是因为百度与网民之间的沟通尚不充分。事实上,在笔者看来,网民并没有完整理解百度“针对个人收费”的涵义。百度个人收费战略的核心并不是向个人收费,而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是一种试图让百度称为互联网内容分销的核心渠道的战略意图。
百度业务发展总监任旭阳说,今后百度围绕搜索引擎将为用户提供三方面有价值的内容:其一,是付费精确搜索,即指定的数据库搜索、音乐、电子图书、软件;其二,建立百度虚拟社区,发展虚拟社区增值服务,比如贴吧中的虚拟头像和道具、百度知道等都可以收费;其三,联合一些内容提供商,发掘一些创新的收费内容,如联合杀毒公司提供付费的网络杀毒服务等。
虽然三种模式同属“针对个人收费”的旗下,但是其商业模式、盈利基础完全不同,因此其商业前景恐怕也有很大差异。
第一种模式——付费精确搜索。这种模式就是网民对
“搜索”行为本身付费,也就是遭到九成网民反对的模式,尽管百度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搜索的收费不会全面展开,普通的网页搜索、新闻搜索等还是免费的,只是影视、电子图书、软件等有“重要增值意义”的搜索,才将进行收费。但是这种收费模式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因为用户免费使用搜索已成习惯,另外从竞争的角度来考虑,GOOGLE等竞争对手的触角也在逐渐伸向许多有“重要增值意义”的细分搜索领域,而且GOOGLE一贯秉承免费+广告的盈利模式,这将直接影响到行业的竞争规则。因此这种收费模式,恐怕会象当年的收费邮箱一样——有一定市场规模,但是指望他给百度带来大规模营收和利润,恐怕很难,好在百度整体战略的架构中,这种模式并不是重点。
第二种模式——基于虚拟社区的增值服务。实际上,通过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传情等产品的推出,百度正在表现出与其他搜索引擎完全不同的特征,那就是社区化,根据ALEXA提供的数据,百度用户的人均页面浏览量达到12.4,而GOOGLE仅为6.9。百度通过这些产品把原来“一搜而过”的用户紧紧的粘在了百度的平台上,已经形成一个用户量巨大的而且粘度很高的社区,
这将会为百度带来一种可能的盈利模式——基于虚拟社区的增值服务。这种模式并不是百度的创新,将这种模式玩的最好的是腾讯,腾讯以IM工具QQ楔入互联网市场,并以此形成了巨大年轻人的社区,在社区用户的展示、互动、游戏中寻找商机,拓展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包括QQ秀在内的虚拟化身和其它项目的QQ会员用户的定购服务)。社区和互动是其增值的基础,根据腾讯200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达到2530万美元,约占总营收的56%。几乎完全相同的受众群体,同样人气非常活跃的社区,怎能让百度不产生“QQ幻想”?因此,这种模式下,百度并不是针对搜索收费,而是模仿腾讯,经营基于搜索引擎的“百度社区”。
第三种模式——联合CP开发收费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百度称为“收费模式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确实,在这看似平凡的模式背后则暗藏玄机,百度公司副总裁梁冬不止一次对记者说:“搜索引擎为什么不能够成为用户消费网络增值服务的必经之路?”
“我们要做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网络增值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是百度对用户收费的基础。但是,我们不是搜索引擎收费,而是与用户上网所享受的内容服务有关。”任旭阳解释,这样一个平台类似于盛大的“盒子”,只不过,盛大是在进军家庭数字娱乐市场,而百度专注于使用搜索的互联网人群。
无论是梁冬还是任旭阳的讲话,都流露出了百度的野心——百度希望改变传统的网络增值服务交易模式,使百度在CP和消费者的交易中占据一个中间环节,下图是百度所希望的交易模式转型图:
百度联合CP收费服务模式转型图
内容产业与搜索产业一直存在上下游的关系,在上图中,目前CP与搜索引擎是一种松散的关系,相当部分用户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CP,而后续的内容或服务的交易往往与搜索引擎无关。
在新的模式下,百度的玩法是这样的:
1、从上游的内容产业中,细分出一批有商业价值的内容及内容提供商。
2、百度会与CP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支付、内容推荐等方面)。
3、当用户通过百度搜索到相应内容时,可以在百度平台上完成整个内容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例如我们通过百度找到在线杀毒软件,就可以通过百度平台享用这种服务,我们通过百度找到付费电影或歌曲,就可以通过百度平台付费下载,我们甚至可以百度买到电影票、机票、预定酒店等等,总之一切数字化,或者可以数字化的产品或服务,我们都可以在百度上完成购买,甚至不用考虑这些内容或服务由谁来提供!当然钱也应该是先支付给百度。
4、百度将会从用户统一支付的费用中抽取一部分提成,剩下的交给CP。
这种模式将带来百度、CP、用户三赢的一种格局。对于用户来说,将获得统一的入口和便捷的服务,用户并没有为搜索多支付任何费用,甚至在未来可能能享受到通过百度统一平台采购带来的打折、优惠等服务;对于CP来说,多了一种重要的分销渠道,而且相信这种分成的模式会比竞价排名的广告模式更受CP欢迎;对于百度来说,拓展了盈利空间,同时增强对了最终用户的服务。
这种模式将进一步强化用户和CP对百度的依附程度,从而改变了CP与最终用户之间的交易结构,如果这个战略得以实现,正如梁冬所说,百度将逐渐成为用户消费网络增值服务的必经之路,成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网络增值服务平台——网络增值服务的“沃尔玛”。
从现在来看,百度以前的许多行为正是为了服务于这个战略的实现。例如在2005年百度已同23家具有支付功能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这23家公司分成四类,即一种是盛大、网易这种虚拟货币发达的网站,一种是招行、工行为代表的网络银行,一种是银联、网银在线、PayPal、支付宝为代表的在线支付公司,还有就是中国电信、网通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通过与这些公司的合作,百度打破了所有支付工具的障碍,这样将会为最终用户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而一种无障碍的支付服务将是平台的基础功能。接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百度将会提供更多的统一服务,例如统一认证、统一用户管理等等,从而时CP及个人用户更方便的在百度平台上完成交易。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百度此次战略转型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掏个人用户的腰包,而是基于搜索平台及百度社区的一次重要的盈利模式创新,而这种创新相信会对我们每一个网民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
这将是一件值得搜索和内容产业都认真关注的事件,百度或许正在改变中国的互联网!当然在新的战略架构下,百度将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做虚拟社区的增值服务或许不是百度的特长,平台战略将使百度面临管理一个产业联盟的组织难题,但是不怎样,百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是值得肯定的,而这些后续的问题,百度也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总之,百度再也不是中国的GOOGLE,而是世界的百度,期待百度的新战略能够顺利实施,让我们看到搜索引擎的中国式玩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