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股票号百控股牛市国企改革 | 分类: 大势@股市 | 
最近参加了一个微信群,里边不少投资界的大咖和其他各界的佼佼者,思维碰撞,受益不少。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在这里分享一下。
 
2014年启动的一波牛市,与2006年的非常相似,只不过因为有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走势更加简单粗暴,但背后的逻辑,并未有太大的变化。年前把指数搞上三千点,主要是靠大盘蓝筹,尤以金融股为领头羊。我在春节时选的那些股票,当时主要集中在两个板块,一个是军工,一个是重组,在10月之前的时间,完胜所有的蓝筹股。但10月之后,风向突变,以沪港通开通为契机,大盘蓝筹风起云涌,券商领头羊涨了三倍以上,其他两倍以上的比比皆是。我看了一下上轮牛市时让我亏损的那些死股(我一般保留1股,看看后面有机会就找回来),经过一年的上涨,几乎都回到了我当年的买点,有点遗憾没跟上这节奏。可见,与市场保持距离是对的,但也不能离太远,不能够及时知道风往哪边吹。资金配置本来也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可是我选中的中国平安,经过两年的折磨,自己早被折腾的没信心了,所以满仓踏空,市值缩水,也算是个磨炼。
 
但让历史告诉未来,2006年底是蓝筹股的天下,可是在2007年530之前,大盘蓝筹基本上没涨,领头羊最多的也就20%不到,而众多的中小盘股,则出现了成批的翻番状况。我在国庆节期间写过一篇文章,《少见的卖房买股机会 2014-10-07
21:44 
缠中说禅以前说过,股市操盘的神妙之处在于一操字,即使是金刚钻,连续作战两三个月,疲态尽显也是正常的,他形象地称这个是不应期(应通硬),非得要学西门庆,那就得精尽人亡。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就有不信邪的,抱着涨了两三倍的券商,再做翻倍的美梦。翻倍也不是不可能,等半年以后或许可以,现在先歇息。张弛有度,从自己的经验来讲,最近几年做过的几个翻倍股,如鲁信创投、华数传媒、号百控股,后面调整的时间都很长,这还是才几十亿到100亿的市值,对动辄数千亿市值的大家伙,调整的时间应该更长才是,现在的折腾,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新股民接盘而已。资本市场从来就没有新鲜事!
 
机会多在中小盘上,每年上半年其实都这样,每个高送转的,业绩增长较大的,重组资产注入的,机会相当多。有人总拿香港市场仙姑遍地说事,那是因为香港可供选择的实业公司太少,而大陆众多的后备资源,资产证券化的潜力非常大,管理改进创新的潜力也非常大,资本溢价的放大效应,吸引众多的资源不断注入上市公司。
 
未来每个细分行业的领头公司,都要占到市场的至少30%以上,对于信息类的,应达到60%-70%以上,这种地位如何得来,靠资本市场的整合,资本整合带来人员、技术、管理、市场的整合,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这么简单。
 
大蓝筹已经是整合了的,有天花板,就这样了,后续要大涨,一要消耗大量的钱,二来就算炒个翻倍,它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会翻倍吗?很难!
 
因此,现在是把注意力转到中小盘股上面上来了,大盘蓝筹的机会是跌出来的机会,就象上周券商股在证监会导演下给大家送钱一样,记得大跌买进,涨到接近前期高点时,大胆卖出。等到中小盘股再次成群翻倍,再来个530,大盘股或可重头再来。
 
回过头来看题目,光讲了机会的方向,没讲大机会。大的机会在国企改革,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的南北车合并,还有象我国庆时选的闽福发、国投中鲁之类的,这只是预演,而号百控股这只股票,由于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大产业背景做支撑,潜力远未发挥,我在前一篇博客里说的那些事,后面将一步步推进,争取能象上轮牛市的三一重工一样,借资本市场变革之势,实现国家、股东、产业的共赢。
 
我们在参与历史,我们更能创造历史!
 
相关链接: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