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思朴
思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169
  • 关注人气:13,3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牛的IPO改革方案

(2012-04-03 10:01:50)
标签:

财经

新股发行

证监会

二级市场

保护投资者利益

股票

分类: 政策@股市

证监会执行中央决策的速度倒是挺快,但是拿出的方案却是一个巨大的倒退!

 

首先,这是一个进一步损害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方案。

 

取消网下配售机构的限售期限,大大降低了网下获配机构瞎报高价的成本,按照新规则,它只需要维持两三天的高股价,就可以全身而退了,更加加剧询价的短期行为。

 

老股东可以在发行时减持部分股份,如果放在成熟的市场,当然是进步,但是现在推出这条政策,不仅无助于增加流通股数量,从而降低新股发行价,反而大大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将资本市场的钱抽出来,放在银行让银行吃高利差,不愧为银行背景的人才能想出来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创新”之举。

 

降低网上发行的比例,使得二级市场投资者更是丧失了分享IPO价差的机会,利益进一步向券商、机构投资者和发行人集中。

 

引入五到十个投资者参与询价,使利益输送有了公开合法的通道,并且因为股票集中度增加,使得股价操纵变得更加容易,过去股票分散到小股民手中,卖不卖是随机的,现在倒好,相互之间一默契,一起不卖,或者一起卖,二级市场参与者更是鱼肉。

 

其次,本次的新股发行改革方案重新回归管价格,更是巨大的倒退。

 

市场上有完全相同的两家公司吗?没有!市场上对市盈率有统一的标准吗?也没有!那为什么证监会的官员们还是要认为自己比市场聪明呢?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正是从放松对价格的管制而开始的,证监会出台的新股发行改革方案,使改革一下子倒退了二三十年。

 

至于转让老股的钱与将来的价格挂钩,更是直接违背市场规律,它大股东有什么能力去保证别人提供的一个报价,就是它公司三年后的合理价格?既然它不能保证,它把融资来的钱只能放在银行里吃活期利息,对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何益处呢?

 

总之,看到证监会出台的IPO新政,我再次感到无语,这是打着市场化的名义,实际上反市场化!

 

缺乏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缺乏利用现有的机制推动市场化定价的智慧,而是坐在空调房里和既得利益集团一起拍脑袋的结果。

 

如果还是靠着这种行政干预的思维,我强烈建议,采取更加行政化的人治方案,也是最牛的IPO改革方案:每一次新股发行时,让证监会的主席、央行行长、财政部部长、主管金融的副总理,以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买一千股,锁定期三年。

 

在这种机制下,看新股发行的制度到底改不改得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