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烈要求停止圈钱

(2011-12-10 22:33:56)
标签:

财经

圈钱

中国

股权分置

证监会

国企

ipo改革

股票

分类: 政策@股市

这个市场又陷入了下跌梦魇,稍微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自然会对2001到2005年的惨烈下跌有所记忆,那时候,世界经济没有今天这么糟糕,加入WTO后的外贸红利,支撑了中国十年来的高速发展。

 

问题是,支撑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什么?

 

低能源价格,低人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道德成本,所有的这些低,造成了我们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大量泛滥,世界各国将自己的需求大部分转到中国来。我们积攒的绿纸越多,我们所造成的后患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初出口创汇的税收政策,并没有及时的转向,到今天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国家金融安全,攥在美国人手里,实在没有太多的筹码。当2007年我们刚缓过劲来,准备取消出口退税的时候,金融海啸又来了,出口退税率又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就象房价一样,外汇储备继续飙涨。

 

经济结构的失衡,完全是因为政策的反应迟钝,对环境新的变化没有及时响应。

 

凡是出现大问题的,莫不如此。

 

股市现在问题暴露的越来越厉害了,因为市场变了,但是市场的圈钱政策,没有变!

 

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市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国企脱困服务。这时候,大量的国企排队上市,表面光鲜的在市场里交易,乱渣还留在市场之外,等着股民们的钱去救。因此,股市主要的政策,实际上是为一级市场服务的,就是为了让上市的公司能卖个好价钱,上市名额、通道制、审批制,无一不是保护这种特权而设置的障碍。

 

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市场,本质上是圈钱的市场,而不是一个交易的市场,因为公司发行的价格远高于公司内在的价值。

 

但是,随着国企已经大量上市完毕,并且国企的经营业绩(不管是因为垄断还是因为经营)大为好转的时候,股市早已褪去了为国企解困的职能,此时它应更多的转向配置全社会资源的功能。

 

然而,几次的发行体制改革,所谓的市场化,只是让发行的市盈率更加高涨,圈更多的钱。现在国企因为上市时间长、又经过了股权分置改革,只能通过增发去筹措资金,相对来讲交易价格已经接近公司本身价值,圈钱动力不足。但是那些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但凡有一点业绩,有一点题材,无不对上市趋之若鹜!

 

为什么?

 

傻子都可以看出来,在目前的发行体制下,公司上市绝对是一出一本万利的买卖,谁先在这个圈钱过程中领先,就免除了三五年的近忧。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包装上市,欺诈上市,侵害公众股东利益,等等现象层出不穷。

 

说句老实话,公司用给股东分红吗?直接给发审委、证监会的几个人分分红,所获得的利益,公司的股价都远远比给股东分红来得直接,来得有效。

 

在上一轮发行体制改革时,执意不采用我提出的方案的人,要么是脑子没有转过弯,要么就是为发审委的权利寻租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到其他站得住脚的理由。

 

涸泽而渔,必将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现在已经再一次到了必须停止圈钱,真正完善IPO机制的时候了。

 

证监会,请马上停止新股发行,再次启动IPO改革,少玩点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