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中国股市股权分置发行制度改革股票 |
分类: 大势@股市 |
一个国际板的谣言,让中国股市跌了个稀里哗啦,降低存准率的利好,再加上六大央行联手救市,也没有让内地股市缓过劲来,为什么?
投资者最怕的还是那件事,疯狂的圈钱!
当前股市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所谓的分红不足,也不是所谓的监管不到位,内幕信息盛行,更不是什么退市不退市的问题。
不是说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说这些问题都不是根本性的问题,高调地去解决他们,难以改变内地股市的颓势!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在网上的ID名是不跌不行,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大小股东难以利益一致,而大股东对公司经营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公司与股市,不跌不行是必须的!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股东的利益冲突缓和了不少,但是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因为发行制度的改革不彻底,再加上交易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缺乏,致使内地股市逐渐沦为一级市场投资者的倾销场,高价发行的股票,只能在随后的一两年内,缓慢下跌,带动整个市场重心下移。
这个问题我反复说了多次,前任主席没有解决,新任主席还需要时间去发现,所以市场只能在此盘底。
正是因为现在的发行机制,只是对新发行的10%~30%的股票在定价,因此股价一定可以维持在一个高位,随着股票逐渐解禁,流通盘越来越多,最基本的供需规律发生作用,使得公司股价中枢不断下移,二级市场的买入者都成为必然的输家!只有极少数优秀的公司,才对得起它的发行价!
由于一次募集的资金,远远超过公司十年二十年才能挣来的钱,大股东及其高管多是末日心态,抢一把就走了。把业绩搞好也可以,等下次募集资金前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股东有什么兴趣和动力去分红呢?二级市场的股价与大股东又有何关系呢?
股民们交易的价格,从一开始发行起,就是一个偏离公司真正价值很远,完全依赖于人为的减少流通量三四倍而虚高的价格,你又如何指望上市公司高管尊重投资者,指望大股东不去侵害小股民呢?
原因很简单,公司只要从市场中圈到钱就行了,剩下的痛苦,由小股民去承担吧。
正是看到中国内地股市体制上的系统缺陷,才使得国际企业对在内地市场上上市积极性很高,在欧美市场都发行不下去了,但拿到中国来,就是香饽饽。
本来今年年关就难过,后面还候着陕煤、中交、新华人寿等大家伙,再蹦出来个国际板,散户很脆弱的。
新任证监会主席首次公开谈论股市时说,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可能不适宜当前的这个市场。这句话是对的,因为现在很多公司特别是次新股的股价是高估的,下跌会很漫长,而这样的公司很多,一般的投资者,包括基金,都难以摆脱亏损的命运。
但是这句话又不对!
检验一个证监会工作的成效的标准很简单,是不是低收入群体的人都能从股市里赚到钱?!内地经济增长这么多年,绝大多数买中国股票的人,理论上都应该从中赚到钱,而不管他自己本身是穷是富。
现在情况恰恰相反,股市成了证监会主席眼中低收入群体应该远离的地方,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你来参与股市,就会被害。中产阶级被害后,好多还能留下裤衩;你低收入群体再在股市赔点钱,稳定就要出大问题。
要改变这一现状,其实很简单,改革新股发行体制,使公司刚上市时确定的交易价,真正反映的是公司全部股票的真实价值。
要减少内地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舍此一途,别无他法!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