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取消奥运会?

标签:
育儿教育奥数奥运会施纳贝尔中国 |
分类: 社会万象 |
好久没逛新浪博客,今天看到一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2009-04-15
23:06:20)推荐到首页,点击率挺高,看了一下,没觉得里边提到的题目有多难呀,第一道题考连续自然数的特征,第二道题考图形的相等,第三道题考角度的相等。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如果是以诺贝尔奖为目标的话,五岁前就该开始了解这些了。这些题不应该有多难,但何至引发教育专家要打倒奥数教育的宏论?
我在初二的时候,班里有七八十个学生,数学老师上课有一搭没一搭,结果几何一直就没学好,后虽经努力,考试能通过,但心里嘀咕,总是不安。然后又看到了爱因斯坦5岁即开始学习《几何原本》,从此就绝了当科学家的念头。
我们常常说中国没培养出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不想想,普通的中国人,真正受过科学的传统熏陶的,才有多少年?中国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绝对不是我们的奥数搞多了,而是中国的科学素质培养得太少了。一个小孩要成才,不是完全凭做题达成,但是如果不做大量艰苦的训练,却是绝不可能成才的!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小时候钢琴老师对他说“你弹莫扎特的曲子时,也许不可能象钢琴家施纳贝尔演奏得那样好,但是并没有理由说,你不必象施纳贝尔那样地练习音阶”。多年后他回忆老师的话,认为也许他没有说出来的话是:最伟大的钢琴家,如果不肯辛勤演练,也一定无法演奏莫扎特的曲子。
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相当多数的家长只是在一种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去规划孩子的人生,而没有去想想自己的孩子究竟能力如何,需要什么。
世界上有多少博尔特和菲尔普斯呢,难道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无法达到他们的成就,就建议世界取消奥运会吗?
奥运会是为展示人类的天才而设置的,奥数也是为展示孩子们的数学天赋而设置的,如果你的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去当韩寒好了,何必埋怨是制度害了孩子?要知道,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子不教,父之过”,如果你的孩子厌恶学习,一定不是社会上的哪项制度,而是当父母的,并没有真正的尽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