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是伪科学
(2009-03-19 00:58:23)
标签:
中医逻辑伪科学有效性方舟子杂谈 |
分类: 社会万象 |
医改系列谈之三
这是一篇旧文的节选,原文链接:当方舟子碰到“老中医”(2006-11-01 12:01:28),当时就有人希望将文中的一些主观的东西去掉,现在重新整理下,作为中医不是什么的一种论述,后面还要说,中医是什么!
当时,侯兄写了篇《试看方舟子攻击中医的荒谬逻辑》,我看了之后,也试着反驳了一下方舟子的观点,下面是主要的论述过程:
反驳方舟子的观点并不难,归纳他全文观点,主要有四:
第一,科学有三个特性,而中医没有,所以中医不是科学。
第二,经验不是科学,而且中医也排斥经验。
第三,有效性并不是科学性,中医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第四,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实践是世界的财富,这是诉诸民族情感的说法,不值一驳。
另外,他又提出两个观点:
否定中医是科学,并不是全面否定中医,它还有人文价值;
中医不是科学我们也不会妄自菲薄。
这样算是最终在中医的棺材板上钉了两个大钉子,其行文颇有大师风范,俨然得了诺贝尔奖的人在发表答谢感言。
但稍微加以分析,就可证明方舟子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
从逻辑的角度上来讲,他混淆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真假命题的几个关系,
我们知道,A具有B特性,C不具有B特性,很有可能C不是A,但是不能断定C一定不是A。
即:必要条件为真并不能推出逆否条件为真。
比如说,我们知道人是有两只眼睛的,但是不能说不是两只眼睛的就不是人,一只眼睛的叫独眼龙,一只眼睛都没有的叫瞎子,四只眼睛的叫近视或者远视,但都不能因为他们不是两只眼睛,从而否定他是个人。
按照正常的证明逻辑,要证明中医不是科学并不比证明它是科学简单,首先都得把科学是什么与中医是什么给搞清楚。方舟子自作聪明地想兜个圈子,结果把自己给兜进去了。
这篇文章后面的逻辑是:
科学可以从经验中来,从经验中来的就一定是科学吗?
科学是有效的,有效的就一定是科学吗?
A具有B特性,C也具有B特性,A并不一定等于C。这说的是必要条件为真,充分条件并不一定为真。
充分条件不一定为真,那充分条件的否命题就一定为真了?
方舟子在这篇文章开头讲科学的“自洽性”,通俗一点就是自圆其说。在同一篇文章里,采用自相矛盾的逻辑,这只能证明他的评价并不科学。
另外,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科学是什么,它是客观规律,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反映。
这有几层含义:
第一,科学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实践,以经验为基础。它反对迷信经验,但又不得不依赖于经验,只不过获得经验的手段、评价经验的方法、检测经验的工具在不断地发展深化。怎么能够用今天电子仪器的科学,就去证明当年切脉的非科学呢?一个中医“望闻问切”中所蕴含着的科学道理,可能并不比最精密的现代仪器所检测到的科学少,按照现在世界通行的说法,这种手段或许更加环保和绿色。
第二,科学的客观性,体现在它是对自然内在规律的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的有效性不容人类的质疑。比如说,中医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所承担的治疗病痛的历史功绩,绝不会由于某几个人的叫嚣就没有了。无论对群体还是个体,中医都以它治疗疾病的事实,向人们证明了它的确是很多自然规律的正确反映,如果连这个事实都要否认,那就不要谈什么科学。
第三,科学是发展的,既然科学是人类对世界的反映,而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世界也是永恒发展的,因此科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比如你不能因为有了非欧几何就认定欧氏几何不是科学,有了量子力学就否定经典力学。它们都是科学,只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解决不同领域或尺度的问题。我们从来就不会因为物理学科中曾经有过燃素说,曾经有过地心说,我们就断然结论:物理不是科学!那么对于中医里一些早就被现实证明不是科学的东西,以此来证明这门学科不是科学,这符合科学的逻辑吗?
中医的辩护者举出中医是经验的积累、它具备有效性,得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符合科学的关键属性。一个简单的民族情感的大帽子,就能把中医的科学性给断然否定,这恰恰说明文章作者根本就缺乏起码的科学素质,缺乏探究科学真理所必需的尊重客观事实的基本训练。
但是,科学的特性,决定了方舟子没有象“老中医”那样神神叨叨忽悠的市场,因为很显然,科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这是科学的幸运,也是中医的不幸。因为在面对质疑甚至否定时,中医的科学性不是靠中医教十年级学生的证明,却要去靠一个科学派10年级学生的反证。
这是冰冷的现实,充分暴露了在我们对西方文明敞开胸怀的同时,对于养育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关注的太少、研究得太少、投入得太少!
我们本可以从半山腰往上爬,现在方舟子们命令我们先到山脚下!
但是正如一个人“有几根花白胡子,知道本草纲目,知道黄帝内经,在电视上做广告”,并不能代表中国的传统瑰宝中医一样。
另外一个人“生活在美国,有生物化学博士头衔,知道一些外国协会的名字”,我们也不能断定他就是科学的卫士。
对所有这一切,都应保持适度地怀疑。
用方舟子的话讲,这叫打假,中医的假与科学的假,都得一起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