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天量圈钱难逃暴跌之咎

(2008-04-18 21:40:32)
标签:

平安

圈钱

公平

股票

分类: 公司@股市

某个上证研究中心的人在那里为平安圈钱的事情辩解,说什么市场就应该要有融资特性,说什么国际惯例融资就可以不用透明。这个人说他还是搞研究的,我有点不信。

 

搞研究,重要的是数据和事实,而不是兜售你或者平安马董的观点,说一些马董想说而不方便说的话!

 

那么,我们看到的数据是什么呢?

 

数据是,平安一次圈钱,就超过了它十几年通过各种途径圈钱所积累下来的净资产,占去年A股市场融资额的近一半。这能够算是市场的正常融资吗?

 

人是要吃饭的,否则活不下去,但是如果一个人一次就要把十几年的饭吃掉,也只有撑死一条路!

 

这个研究人员,首先忽视了量变到质变这个最基本的规律,其次也混淆了市场正常融资功能与疯狂圈钱之间的本质区别,如果不是收了谁的黑钱,那其基本的学术修养是很成问题的。

 

我们再看看它是如何为平安的不透明辩解的:

 

“平安这次在透明度上是有一些问题,但假如是用募集的资金来收购境外的机构,过早暴露商业意图就很可能会给收购带来麻烦,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它欠透明度的原因是不是合理。从国际惯例上讲,平安目前的做法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公司内部要有一套科学的决策程序,保证所募资金不被滥用。在平安的股东大会上,其股东、董事、外部董事都要就融资发表看法并且投票。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只要公司没有违规,融资作为公司的内部行为无可厚非”

 

国际惯例,你能告诉大家国际惯例的具体实例吗?最近微软收购雅虎,明确地就告诉大家多少价,现在价格多少?超过它的报价很多了吗?

 

国际上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惯例,让股东先把钱圈出来后,然后再告诉股东用这个钱干什么!

 

真正的国际惯例是,管理者先告诉他需要多少钱,准备干什么,大概会要多少钱,能够挣多少,等等。这样的情况下,股东还得权衡给不给他钱,只有在中国现阶段,才出现平安本次疯狂圈钱的奇观。

 

你说国际上有这样的实例,那告诉我们这个实例的出处吧,我们可以自己去查,去评判。

 

这是它单纯圈钱所导致的问题,平安圈钱还不仅仅是圈钱那么简单,网上的那么多信息直接把监管层对平安的放纵引向了另外一种怀疑,这个才是最要命的。

 

它涉及的不仅仅是对市场的信心,而且涉及到对政府、对高层的信心,瓜田李下。如果经历了股改,大家终于对市场重新建立一点信心的时候,发现股市却变成权贵瓜分财富的场所,那还有什么理由去投资呢?

 

这个是最要命的!

 

管理层能不能对平安圈钱明确表态,是一个试金石,它表明证券法里“公平、公开、公正”那六个字,是市场真正的基础,还是只是为了给人民做秀?

 

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