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6月8日,我曾经发过一篇帖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没多说什么,毛老人家把该说的都说清楚了。
后面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每一次的大利空,相反成了上涨的起爆点,现在大火越烧越旺,人气开始鼎沸。但是,到顶点没有?
以我的经验和判断,没有。
有这么几个理由:
第一,股票并不疯狂,想当年,大家是以找连续涨停的股票为荣誉啊,蹭蹭蹭,一个股票一周涨60%多,完全靠无量涨停拉升,一点基本面的支持都没有。
第二,大家还是很犹疑,包括我自己,在7月中旬的时候也提示注意大盘的风险,就不用说一直提示风险的侯宁兄了。要他灭亡,先让他疯狂,总是有人不疯狂,那不行,必须把人逼疯才行。就象海虹,一定要让我这个坚定的死多头不再言语,才算完。可惜碰到湖南人,犟得很,估计sos也很郁闷。
第三,这一轮的第一波,主要还是靠制度变革,需要一波牛市,在这种大背景下,来了一波。可是这就跟49年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咱中国人是不是就该往下走了?历史显然不是这样的。独立只是中国要生存要发展的一个大前提,有了这个大前提,再去建设工业体系,再去搞两弹一星,形成一定的经济基础。股改,才是刚刚让中国的股市有了一个发展的基础,怎么能说就到头了呢?
第四,本轮涨了一倍,主要是什么涨了?金属等商品期货是第一波的主力军,现在调整到一半后又开始向上。接着是一些外资重新估值的,比如啤酒等消费品。然后是军工之类的,依据是近几年国家对军事方面的投入的朦胧概念。现在是商业地产和金融。这些东西都是有实在的业绩做支撑的,所以如果你拿着这些,相比于存在银行,还是安全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曾经有个名词叫购买力平价,我们曾经还拿这个自豪过一阵,说按购买力平价论,我们的GDP是很大D。3元钱买一瓶啤酒,和3个欧元买一瓶啤酒,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价值一样,在非WTO的情况下,付出的比例也一样,可是维持水位的高堤一旦坍塌,挣欧元的人将会把钱换成人民币,要买10瓶啤酒,那作为中国人,还能买到3元的啤酒吗?我去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是否要为美国人建房?很悲观地预测,如果政府不强力地保证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房价内在的是不会降下来的。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股市的上涨都是这种购买力,包括对资源、对服务、对公司的这种实际购买力的变换,用美元计价的换成人民币来计价,多便宜啊,至少也得涨到一半吧?1美元:4元RMB。所以,流动性过剩并不是股市上涨的内在原因,股市上涨和流通性过剩一起才构成实际购买力国际接轨的一种表象。
用另一个通行的热门说法,叫做价值重估。
上面的这些原因,说到底,还是外在原因。正如在股改启动之初,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讲的,股市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质量。
而决定上市公司质量的是什么?是健全的法制环境、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稳定向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在这些方面,虽然没有经常地出现在记者们的聚光灯下,但是我们看到每次尚主席在各种场合里的讲话,多是论及这方面的内容。
如果说2006年的这轮大牛市和2000年的牛市有什么大的不同,这是最根本的不同!
当一个监管层是做它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为国企解困找出路时,这个市场至少是健康的,不会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
正是因为出现了象股权激励、整体上市、市值考核这类公司内生型的变革,才真正夯实了中国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础。当然,除此之外,严厉的监管也是牛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保险。
尽管49年后中国的发展仍然出现了一些大的波折,但是从趋势上讲,走出了几十年的上升通道。如果这个通道继续维持,我们的股指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工行或领大盘再创历史新高?
“历史新高”与宝钢股份
前一篇:海虹又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