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农村孩子的六一记忆

(2010-05-30 15:02:59)
标签:

黎文东

生活

分类: 杂散之文

 文/黎文东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他们的生日。

农村的孩子,很少有人能为自己的生日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又是蛋糕又是音乐的庆祝。他们太多的人甚至连自己生日是哪一天都不知道,但六.一这天,他们则是从每年的6月2日那天起就开始盼望了的。

 


我的第一个六.一,其实是很憋闷的,因为那天我竟然一个人在家里过,而且由于学校不上课,我还不得不跟着老爸到山上去砍柴。那一天,我砍了三捆柴,一捆大约有五斤重。

全乡共有13个行政村(街),117个自然屯。每年的六一节,根据乡教办的要求,划分为三个片区来庆祝。我所在的这个行政村,被划到乡政府所在地的乡中心小学片区。本片区共5个行政村(街)近十所小学。当然,整个片区所有的学生加起来或许也不及城市里一所小学的学生人数,但大家聚在一起来庆祝其规模还是很惊人的,所以为了便于管理,除了乡中心小学外的其他村、屯里的学校的学生,一年级是不给参加的。

所以,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过的其实是劳动节,也就从那一年的6月2日开始,我就盼望着来年的六一。


 

第二个六.一,荣升为二年级后的我终于有资格参加了,但这一年不再分片区庆祝了,而是由各行政村自行庆祝。当然,不管是分片区还是不分片区,能参加就好,至少,我终于有机会去村中心小学看一看。对我来说,坐落于村委所在地的村中心小学是一所大学校,虽然它也只是一排苏联式的平房,但比起我们屯里那所只有一间教室的校舍,它的确大得多了。

从我家到村中心小学需要翻越两座大山约30分钟的路程,很远,所以中午是不能回来的。于是有亲戚在那里的中午就到亲戚家吃饭,没有亲戚的就只能从家里带午饭去。我虽然也有亲戚在那里,但我还是自己从家里带了午饭,因为六一这天还没到之前,同学们就开始商量着六一这一天要带什么东西去了。大家都带了面包,我当然也要老妈给我蒸几个面包带去。

我这里所说的面包,是自己拿小麦来磨成粉之后做的,吃起来有点儿硬,但即使是这样,平时也是盼星星盼月亮也都不得吃的,所以大家都趁着六一这一天让家里给自己做,口水已经流了整整一年,不得错过啊。

六一这天的庆祝其实很简单的,即上午升国旗,下午文艺表演。其实,上午要等各个屯里的学生来到村小时,都已经快要到中午了,然后就以学校为单位在操场上集合升国旗,升完旗之后再由村中心小学的校长讲话,然后大家就开始吃饭了。大家吃饱之后就等着下午的文艺表演。当然,所有的文艺表演都是村中心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表演的,其他从下面各屯来的学生都只是观众。 


第三年的六.一,还是以行政村为单位自个儿庆祝,所以为了丰富庆祝内容,让大家过上一个快乐的六一,村中心学校联系了邻县与我们相邻的一所小学一起进行了联谊庆祝。这一次,也让我看到了我们的不足。

为了不让兄弟学校的学生走得太远,庆祝大会选择在靠近该兄弟学校的一个屯里举行。那天的天气并不好,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很是折腾人。由于没有舞台,所以文艺表演时是在泥地上进行的,于是对于那些舞蹈节目的表演真的是太帅了,演员们跳着跳着由于鞋底沾满泥巴增加了重量鞋子就被跳飞了,呵呵,好搞笑啊。

我们与该兄弟学校的不足之处,就是我们的那些表演节目做得太不好了。一个舞蹈表演的节目,从进场开始到退场,几乎都是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匆匆忙忙的观众都还没有看明白表演的是什么东西,表演却已经结束了,像去赶圩似的,根本就没有把一个“故事”表现完全。当然,这也都是因为我们一直的“孤陋寡闻”所致,因为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电视是怎么样子。 


第四年的六.一,是我这一辈子最难于忘怀的了。那一年,我已经来到了村中心学校读四年级。那年,乡里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庆祝大会,即全乡十几个村全部到乡中心小学一起庆祝,不仅有文艺表演比赛,还有篮球比赛。当然,篮球比赛由于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还没有到六一这一天就进行了的,六一那一天进行的比赛只是最后的三四名及冠亚军的争夺。我们村虽然是个小村,而且又是一个“深山之村”,竟很幸运地获得了第二名,让那些大村流了一地口水。

在文艺表演中,由于去年我们吸取了邻县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舞蹈《茉莉花》获得第二名,小品《保护益虫》获得了第一名。当然,这些都不是与我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让我骄傲的是那一次我们村使用了鼓和钹这两种民族乐器“一路助兴”。我当时是唯一的钹手。大会开幕入场时,我和鼓手是紧跟在举牌小姐的后面走在最前面,篮球比赛时有我这个钹手助威,小品表演时也有我这个钹手为其配音,呵呵。最重要的是,在这之前的每次六一庆祝会,都还没有那个村包括乡中心小学等使用过鼓和钹这样的乐器。可以这么说,我们当时可真的是开了一条先河。

最重要的一条是,全乡十几个行政村除了我们村在进入乡中心小学所在地时是经过山顶下来的之外,其他的全都是走着平地进去的。我们是“山”村啊!所以,当我们走到山顶看到了乡中心小学之后就开始大声的敲锣击钹。结果我们的鼓声一起,那些先到的其他村的师生们都一起跑出来看我们。我们就这样一路的敲锣击钹地下山,那种感觉就像自己是从天上来的一样,好美的。理所当然的,那一天我们也几乎都成了主角,我们的锣钹声一起,大家都往我们这边看,而作为击钹手的我,当然也就很美了。

当然,由于有了我们这次的先河,往后每年的六一,锣鼓之类的乐器就必不可少了。 


第五年的六一,似乎与我无关。那一年,又以片区进行庆祝。那时候我原本想参加学校合唱队在六一上一展歌喉。试音通过了,却有一位老师说我太瘦,人也长得不够帅,把我打击得半死。所以后来老师要我再次当鼓手之类时,我干脆不干了,潜心下来看书。好像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懵懵懂懂地知道了“奋斗”二字。 


第六年的六一,由于我们那时候是五年级制,所以我已经是初一了,六一这个节日已离我渐去渐远。当然,由于我们都还是“儿童”,我们依然还可以参加,所以学校组织我们初一同学以“初中代表队”去参加了在乡中心小学进行的六一庆祝盛会。我当时用2B铅笔做了一幅郑成功的肖像画去参加比赛。由于从未上过绘画课,也从未有老师进行过绘画指导,我完全都是“自学成才”的,结果就把郑成功这位英雄的眼睛画到了额头上。不过,评委们或许体谅到了我也付出了汗水,最后还是给我评了一个二等奖,好意外。不过,我现在却不会画画了,连字都写不好。 


再往后的六一,就完全与我无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懒懒懒懒懒懒
后一篇:七八岁的流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