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集电视文学剧本《少女潘金莲》第二集

(2007-05-02 07:19:44)
标签:

文学创作

电视剧本

《少》

分类: 电视剧本
第二集
    宣府客厅。内景。白天。
    黄鹂跳跃,林太太悠闲的给笼中的黄鹂喂食。
 
    宣府院内。外景。白天。
    薛嫂轻盈的穿过府院,向客厅走去。
 
    宣府客厅。内景。白天。
    薛嫂轻盈的走进客。
    薛嫂:“太太找我有事?”
    林太太:“县城四周水灾严重,不少的农户田毁家亡,生活没有着落。老爷派你到乡下去,为府上挑选几个听使唤的丫鬟。”
    薛嫂:“这好办,俗话说荒年人贱,到乡下找四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丫鬟还不容易吗。再说啦,像府上这样的大户人家,一些农户想高攀还高攀不上呢,只要我一下去,保险一抓一把。”
    林太太:“这次下去不是挑选一般的丫鬟,而是挑选能歌善舞的家乐女子,老爷吩咐了,挑选的丫鬟不仅模样要俊,嗓子要好,而且年纪要小。老爷打算请京城名伎徐婆来府上坐堂调教,经过调教要让她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失宣府的体面。”
    薛嫂:“这也好办,凭我这巧舌如簧的嘴,勤跑多钻的腿,不管是官宦人家还是贫寒小户,我都能穿堂入室,挑选几个俊俏的家乐女子还不容易,这要看老爷肯出多少银子?”
    林太太:“花八两银子买一名丫鬟,事成之后,按每个丫鬟再给你二两赏钱。”
    薛嫂:“谢太太。”
    薛嫂退出客厅。
 
    宣府院内。外景。白天。
    薛嫂自言自语,边走边说,手舞足蹈。
    薛嫂:“别说八两银子,就是二两我也能买到俊模俊样的家乐女子。买一个丫鬟赚六两银子,再加二两赏钱,嘿嘿,净赚白花花的银子八两,合算,合算。”
 
    黄金庄村头。外景。白天。
    薛嫂左手擎着一把花纸伞,右手甩动着一块花手帕在乡间的土道上行走,身后跟随着一群村妇与村姑。
    村妇甲:“瞧,黄金庄被大水糟的,薛嫂来了连一个坐的地方也没有,真是对不住啊。”
    薛嫂:“罢了,罢了,大荒年的过日子已经够为难你们了,还谈什么坐与不坐。”
    村妇乙:“俺闺女心灵手巧,长的俊俏,薛嫂看行不行?”
    薛嫂:“甭看了,不行!”
    薛嫂手中的花手帕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飘下来。
    薛嫂:“我这次来是为宣府挑选能歌善舞的丫鬟。”
 
    断墙豁口处。外景。白天。
    潘金莲与一群村姑站在断墙豁口处观看。
    潘金莲:“这个女人说话走路怎么妖里妖气的?”
    村姑乙:“瞧她那穿红着绿涂脂抹粉的样子,像个媒婆。”
 
    黄金庄村头。外景。白天。
    薛嫂走到一个小女孩的面前停下来,用手托起小女孩的脸庞端详,身后的村妇与村姑一窝蜂似的把薛嫂团团围住。
    薛嫂:“散开,散开,象没见过的是吧?”
    村妇与村姑拥挤着向后靠,薛嫂一手擎着花纸伞,一只手叉着腰,高傲的抬着头,挺着胸,站在圆圈的正中央。
    薛嫂:“谁家有像模像样的小姑娘送到这里来,让我瞧瞧!”
    二三十个村姑被身后的村妇们推到前排,村姑们畏惧的往后靠。
    薛嫂:“都把手举起来!”
    二三十双小手高高地举起。
    薛嫂:“我要看看你们的小手是否纤细?”
    薛嫂挨个挨个的察看,绕场一周看完二三十个村姑的小手。
    薛嫂:“都把脚抬起来!”
    二三十个村姑的小脚高高翘起。
    薛嫂:“我要看看你们的脚是否柔软?”
    薛嫂快速的观完村姑们翘起的小脚,走到村姑甲的面前。
    薛嫂:“你会唱小曲吗?”
    村姑甲畏惧的往后退缩。
    村妇甲:“去,把俺教给你的唱曲,唱几句!”
    薛嫂:“我要她自己说话,你出来。”
    村姑甲被村妇甲推出人群,战战兢兢的站在原地。
    薛嫂:“你会唱小曲吗?”
    村姑甲:“俺娘刚教了几句。”
    薛嫂:“唱给老娘听听。”
    村姑甲:“天上的星多月不明,……”
    薛嫂:“行了,行了,难听死了,像蚊子嗡嗡叫似的,你来,你!”
    村姑丙被身后的村妇丙推出人群。
    薛嫂:“唱两句!”
    村姑丙:“天上的星多月不明,……”
    薛嫂:“得了,得了,你还不如她呢,谁叫你哭爹嚎娘像公鸡打鸣似的?”
 
    窝棚。内景。白天。
    窝棚四处透光,双目失明的潘父坐在床上仔细的辨别着棚外传来的喧闹声。
    潘父:“黄金庄遭洪水的浩劫,村毁人亡,不少的人家还在悲痛之中,哪里来的歌声?”
    潘母:“县城宣府来人选丫鬟,听说是选家乐丫鬟。”
    潘父:“我是不中用的人了,眼下灾情这么严重,修房,建屋,整地,种麦,哪里不需要钱花?不如把六姐卖了,让她有个吃饭的地方,将来长大了也好有个前程。”
    潘母:“六个女儿走了五个,身边就剩下六姐唯一的一棵苗了,她一走我拿什么做依靠?你说的前程不就是被人受用,当个姨娘什么的,吃不愁,穿不愁,享受荣华富贵。但那都是遥远的事儿,六姐今年才九岁,还是一个黄毛丫头,亏你想得出来!”
 
    断墙豁口处。外景。白天。
    村姑乙:“六姐,你唱个小曲给她们听听,别让人家瞧不起咱们黄金庄,说咱们黄金庄连一个会唱曲的人都没有。”
    村姑丁:“她们唱曲哪里赶得上咱们的六姐啊,那花里胡哨的妖婆却让她们唱。”
    潘金莲:“我才不唱给她们听呢,谁希罕到府上给人当丫鬟,做下人。”
 
    窝棚。内景。白天。
    潘父:“六姐从小唱曲像着了迷似的,学什么像什么,外地来演小曲演杂剧,不管演到多晚她都看到底,回家就模仿。那年京城霍四来说《三分》《五代史》,她还向我要过文钱呢。她喜欢,若是让她到宣府当家乐丫鬟,将来说不定还能唱出个名堂呢。”
    潘母:“再好也是给人家当丫鬟,当下人,供人使唤,我可不忍心让女儿遭这份罪。”
    潘父:“宣府的林太太是个极好的夫人,对下和气,六姐到了府上不会亏待她,洪水洗劫了咱们家,留下六姐还不是与我们一样遭罪,这是何苦,不如把六姐卖了。”
    潘母哽咽,潘父失明的双眼流泪,潘金莲钻进窝棚。
    潘金莲:“妈,街上来了一个妖婆,围了一大堆的妇人与孩子,妖婆叫她们唱曲呢。”
    潘母:“那是城里的王昭宣府差人来买丫鬟。”
    潘金莲:“我知道,是买家乐丫鬟,嗯,好玩!”
    潘母注视着潘金莲,潘金莲漫不经心的样子。
    潘母:“唉!”
    潘母一把将潘金莲拉在怀里。
    潘金莲:“妈。”
    潘母:“六姐,娘打算把你……”
    潘金莲:“娘打算把我怎么啦?”
    潘母:“娘打算把你……”
    潘母泪水溢出,潘金莲反应过来。
    潘金莲:“不!娘,我哪里也不去,我要守着你,守着爹。”
    潘母摇着头哭泣,用衣角擦拭眼泪,潘金莲扑向潘父。
    潘金莲:“爹,我哪里也不去,我要一辈子守着你,守着娘。”
    潘父用颤抖着的手抚摸潘金莲。
    潘父:“去吧,六姐,你不是爱唱曲吗,王招宣府上招的就是唱曲的丫鬟。林太太人品好,对人和气,你去了会享福的。”
    潘金莲从潘父的怀里站起来。
    潘金莲:“好呀,娘要卖我,爹也要卖我,你们都要卖我。我不去,不去,我哪里也不去!”
    潘母转过脸给了潘金莲一记耳光。
    潘母:“小小的年纪就这么不听使唤,将来长大了谁管得了你?”
    潘金莲:“好啊,你们打我,要卖我,逼我走,我不如跳进黄河找我的姐姐去!”
    潘金莲拔腿向外跑,潘母从后面抱住潘金莲,用手抚摸。
    潘母:“六姐,那个孩子不是爹娘身上的一块肉。不是爹娘心狠,不到万不得已谁舍得把自家的女儿卖给人家。你的五个姐姐走了,家里的房子没了,田里的庄稼毁了,咱们家靠什么过日子啊。你爹的眼睛瞎了,还得请医师治疗,钱呢,钱从哪里来。爹挣不了钱了,把娘卖了没人要,家里只有你了……”
    潘金莲侧头注视,潘父眼睛茫然,潘金莲抬头注视,潘母神情痛苦……
    化出。
 
十一
    潘家小院。外景。黄昏。
    潘母背着柴草牵着潘金莲走进院内。
 
十二
    潘母卧室。内景。黄昏。
    潘父:“六姐回来了?”
 
十三
    潘家小院。外景。黄昏。
    潘母:“回来了,她与秃头那帮小子下御河游泳去了。”
    潘金莲走进房屋。
 
十四
    潘母卧室。内景。黄昏。
    走进卧室的潘金莲爬上椅子,扑在潘父制作衣服的案几上。
    潘父:“打了一天的柴还没吃饭吧?”
    潘金莲:“爹,我不饿,您也歇一会儿吧。”
    潘父:“城里臭水沟胭脂绒线庄的张大户差人送来绸缎料子,请我给他作衣服,限定三天交货,爹的赶活儿。”
    潘金莲:“别赶出毛病坏了身子骨。”
    潘父:“为了挣银子养家糊口,不赶也不行啊,这么大的一个家能干活的人没几个,爹不赶工拿什么来养活你们?”
 
十五
    庙会。外景。白天。
    紧锣密鼓,身背彩旗的武生手持战刀在舞台上翻腾,潘金莲、秃头、黑蛋与村童们挤进人群。
    潘金莲:“往前挤,往前挤,挤到台子边看戏。”
    黑蛋:“对,往前挤,挤到舞台边看戏。”
    秃头:“跟上!”
    秃头向前挤去,潘金莲、黑蛋与村童们尾随。身背彩旗的武生手持战刀在舞台上翻腾,挤到前排的潘金莲、秃头、黑蛋与村童们站在舞台前观看。台侧,手持长樱的花旦把几枚铜钱塞给一位老汉手中,潘金莲好奇的侧过头注视。
    花旦:“爹,快把这些铜钱拿回家给娘抓药治病。”
    老汉:“爹没本事,连个家都养不起,还要你这小小的年纪在外挣钱,嗯嗯嗯……”
    花旦:“快别说了,爹。世乱出忠臣,家贫出孝子,给娘治病要紧。”
    镜头慢推,潘金莲站在舞台前好奇的注视。
    化出。
 
十六
    窝棚。内景。白天。
    叠印出,潘金莲注视的脸庞泪水溢出,潘母神情痛苦。潘金莲侧过头,潘父眼神茫然,潘金莲擦拭泪水站起来。
    潘金莲:“看把你们急的,都成什么样了,我只是与你们开了一个玩笑,你们就这么认真,我巴不得去城里宣府唱曲呢,吹拉弹唱,穿红着绿,吃香的喝辣的,过上几天享福的日子呢。”
    潘母痛苦的哭出声来,“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潘父睁着一双失明的眼睛,潘金莲擦拭着眼泪走出窝棚。
 
十七
    窝棚外。外景。白天。
    走出窝棚的潘金莲擦拭着眼泪唱起来。
    潘金莲:“天上的星多月不明,
              河里的鱼多水不清,
              山上的花多开不败,
              地上的苦多人不平。”
 
十八
    黄金庄村头。外景。白天。
    潘金莲画外音:天上的星多月不明,
                  河里的鱼多水不清,
                  山上的花多开不败,
                  地上的苦多人不平。”
    薛嫂侧过头注视,围着薛嫂的村妇与村姑侧过头注视。
    薛嫂:“这嗓音圆润,曲折婉转,像掠过荷叶的清风,像叮当作响的泉水,哎,这是谁唱的?”
    村姑甲:“六姐,六姐唱的。”
    薛嫂:“哪个六姐?”
    村姑甲:“潘裁缝家的女儿,潘六姐。”
    薛嫂:“她在哪?快把她找来!”
    村姑甲:“她在哪!”
 
十九
    窝棚外。外景。白天。
    潘金莲一边流泪一边唱歌,脸蛋红彤彤像出水的芙蓉。
    潘金莲:“天上的星多月不明,
              河里的鱼多水不清,
              山上的花多开不败,
              地上的苦多人不平。”
    薛嫂在一群村姑的簇拥下向窝棚走来,潘金莲转身走进窝棚,薛嫂走到窝棚前掀开窝棚的门帘。
 
二十
    窝棚。内景。白天。
    薛嫂:“吆,这就是潘裁缝的家呀!”
    薛嫂收起纸花伞走进窝棚,花手拍在空中飘舞。
    薛嫂:“吆!这不是潘爷吗,薛嫂在这厢有礼了。吆!您就是潘妈妈吧,恭喜你们了,你们养了一个会唱歌的好女儿啊。吆!你就是潘六姐啊,不仅有百灵鸟般的歌喉,而且,还有天仙般的容貌,天上的嫦娥,地上的西施都比不上啊。”
    潘母:“咱家的女儿不卖!”
    薛嫂:“潘妈妈,像宣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潘爷是知道的,俗话说,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是为了你们好。”
    潘母转身走开。
    薛嫂:“潘妈妈,您是担心卖不出好价钱吧,这您就想错了,像宣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出手可大方了。”
    潘母:“多少银子?”
    薛嫂:“三两。”
    潘母:“不卖!我家女儿就值三两银子啊?”
    薛嫂:“潘妈妈,如今的银子比过去贵了,三两当成五两花,您老不出门,哪里知道外面的行情?”
    潘母一把将潘金莲搂在怀里。
    潘母:“银子不管是贵还是贱,反正三两我不卖。”
    薛嫂:“这样吧,四两,我出四两,不是看在您的女儿会唱上两句小曲,人长得象个模样,说什么也不会给您这么大的价钱。”
    潘母:“五两,少了五两不卖!”
    薛嫂:“唉,五两就五两,不瞒您说,买一个丫鬟林太太只给四两银子,买您的女儿我老薛婆要倒贴一两。倒贴就倒贴,省得人家说我不会办事。”
    薛嫂从袖口里掏出五两碎银递给潘母,潘母把银子捏得紧紧的。
    潘母:“这可是救命的钱啊!”
    潘母热泪盈眶,潘金莲惊愕,潘金莲明亮的大眼睛溢出泪花。
    薛嫂:“走,六姐。”
    潘金莲紧紧地依偎在潘母的怀里。
    薛嫂:“六姐,咱们进城去啊,城里可热闹了,哪里有深亭大院,车水马龙……”
    潘父全身颤抖,摸索着站起来。
    潘父:“薛嫂,明天来领人吧,让六姐在家过一夜。”
    薛嫂:“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六姐已经不是您家里的人了,您还留她在家里过什么夜?”
    薛嫂拉着潘金莲就走,潘金莲挣脱薛嫂的手跪在潘父潘母的面前。
    潘金莲:“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薛嫂:“走吧,走吧!”
    薛嫂拉起潘金莲向窝棚的门帘走去,潘金莲回头呼喊。
    潘金莲:“娘!”【定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