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涌留美预科撒米班公开课

(2015-02-06 13:07:43)
标签:

杂谈

这位同学似乎英文理解得很好,很少几个问题。但是,中文实在太不讲究。比如,中英文语序不同,翻译时调换一下举手之劳。这点事情懒得作,有时我读不懂中文,要对着英文猜半天,最终搞明白好像是理解了。这要花老师多少时间?另外,你能否想想,几个同学能读懂这样的中文?你不是完成作业,是在对课堂作贡献。

美国的大学就这么看人:不仅仅看你的成绩单,要看你对课堂、校园贡献了什么。这个概念一定要有。这是所谓“服务精神”,渗透到美国文化和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这种马马虎虎的习惯,千万别带到大学里去。有些教授会很愤怒,觉得你不尊重人。其实工作以后也是如此。写给别人看的东西,语言乱七八糟,举手之劳的事情不干,给人的印象无非是两个:一是实在太没教养,一是实在太不尊重人。

高中生,大家围着你转。你肯读书,父母就谢天谢地。你是宇宙的中心。进大学就知道:谁都可能是中心,就你不是。交作业语言不讲究,如果让人觉得你不认真,那就吃不了兜着走。读耶鲁时就听说过这种事情:本科生交论文,拼写用计算机检查,计算机改完拼写,自己没有亲自读一遍,结果,计算机把有些字给改错了,比如把Bed改成的Bad。这样文章就不通了。教授碰到几个,就决定不读了。学生拿着不及格的论文找教授,教授说我仅看了两页,懒得看了。这是你的文章,你自己都不在乎,我凭什么在乎?谁伺候你呀?

这是现实。我们平时可以嘻嘻哈哈。但工作伦理要很严格。这些不是一天就能培养的。

亚里士多德说得好: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切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