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赛车迷

(2012-01-28 10:01:18)
标签:

杂谈

2011年底,韩寒以《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轰动网络。我看到他的文字过于浅薄,居然说出捷克没有普选这样的笑话,就好心劝他“多读点书”。话是否传到韩寒耳朵里我不得而知,想不到为此得罪了韩粉。我的微薄几乎要被口水淹了。这阵势当年让有些文化人关闭博客。我则不是吃这套的人,索性和韩粉对骂起来,其中捎带着称那些赛车迷们多是些“意淫”的“傻逼”。

美国的赛车迷

话当然粗了一些。这并非对韩寒有什么成见。事实上,当年韩寒写那篇轰动一时的博文《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时,我还特别发文章挺过他。不过,我对年轻人迷赛车一直很不以为然:“中国是公民不能携带枪支的国家,但射击在奥运会上霸得很。本是自行车大国,但环法你见过中国人吗?现在是汽车社会了。但20岁买车干啥?哪来的钱?还不是写好吃懒做、眼高手低的败家子、美美的公子版?”当今这代被宠惯了的独生子们哪里听得了这个?污言秽语铺天盖地而来。

美国的赛车迷

其实,稍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赛车属于洋时髦的一种,和高尔夫等等是一路货。喜欢这些运动的,在我看来大多数(不是全部)属于“装逼阶层”,在心底崇拜美国或西方,模仿人家的时尚,觉得这样就和人家接轨了,自己就成了有品味有见识的阶层了。搞笑的是,象赛车这类东东,在美国或西方并非什么有品位的事情。

举个例子。烟草公司的广告,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赛车。从一级方程式(Formula One)、到IndyCarNASCAR等各种赛车比赛,车身无不被烟草广告“黄袍加身”。为什么?专家们的研究揭示,赛车的观众多属于素质较低、收入较低、喜欢抽烟的劳工。其中一大主力,就是低收入的年轻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通过崇拜赛车明星填补精神空虚。头疼的是,这些人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分析思考能力,阅读不过关,听不进道理,烟草公司把自己的招牌包裹在赛车上卖酷,轻而易举地就将他们俘虏。

美国的赛车迷

有位年轻的网友质问我:“难道连喜欢赛车的自由都没有吗?”我的回答是:“你当然有这个自由,就象当年中国人还有抽大烟的自由一样。”我们往往愿意忽视一些让我们不舒服的历史:当年鸦片战争,当然展示英帝国主义赤裸裸的霸权。鸦片是肮脏、罪恶的买卖。但是,鸦片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大行其道,在当时同样受西方欺负的日本则没有市场?中国人之精神堕落,无疑是个原因。

美国还有一个词,叫“Nascar爸爸”。这是个政治词汇,是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词之一。“NASCAR爸爸” 。这主要是指那些干粗活的白人大老粗。这些人平时不投票,如果投的话,往往投共和党的票。许多分析家指出,这些人构成了布什的社会基础。他们往往文化程度低,收入也低,看着妇女和少数族裔精英蒸蒸日上,心理不平衡,种族主义情绪比较强,平日看赛车、喝啤酒,人还没有到中年就往往走形。在一张网上流行的照片中,一位“NASCAR爸爸”,挺着硕大的啤酒肚,抱着自己的婴儿,眼睛紧盯着电视上的赛车。就这样,孩子还没懂事就接受了赛车的洗礼,脑子都看傻了,长大自然读不好书,也难以走出低收入阶层,形成了世代贫困。当时民主党的战略家们出谋划策,说应该去NASCAR赛车场打广告,抓住这个阶层的选票,可惜没有得手。

赛车迷们喜欢抽烟喝酒,这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抽烟喝酒是一种刺激,赛车也是一种刺激。其实赛车迷那个阶层,被其经济地位所限,大多数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开赛车的经验。他们迷恋这种在自己生活中望尘莫及的东西,不过是在幻想中陶醉,自我安慰而已。这恰恰说明在现实中他们缺乏改变自己生活的能力。当然,美国这些赛车迷毕竟手里有选票。平时虽然懒得投票,但当生活不顺、心里愤怒时,政治家们都屁颠屁颠地追上来:“投我一票出出气也好呀!”这多少帮他们找回一点自己的尊严。中国的赛车迷如何?以我个人的经验,他们会跑到我的微薄上大声宣言:“取消关注!”“拉黑你!”相比之下,比起美国的赛车迷似乎悲催不少。

美国的赛车迷


我把这些写出来,并不是一切要以美国的标准衡量。我只是告诉那些追洋时髦的青年人:你们在美国的同道,活得可有点不给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