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薛涌微博
薛涌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73
  • 关注人气:207,7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鸟无法共处吗?

(2010-06-14 09:26:23)
标签:

杂谈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说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生宿舍附近的几条路被学生们称为“天使路”。所谓“天使”,实是“天上掉下鸟屎”的缩写谐音。由于大批候鸟在交大校园内“安营扎寨”,这几条道路的环境又适合鸟儿栖息,数百只水鸟时时排泄的粪便令不少学生叫苦不迭。

在我看来,这反映了交大闵行校区的生态环境良好。本觉得师生们应该引以为自豪。想不到,报道上学生们怨气连天。有学生在交大“饮水思源”BBS上发帖抱怨:“鸟儿泛滥,鸟屎横飞,谁来管”。“昨天骑车过去,两次受到‘炸弹’袭 击,路上全是鸟屎,太影响交大形象了。”记者也进行了如下的负面观察:白色的鸟粪覆盖了大半路面,在某些“重灾区”甚至看不到路面原本的水泥颜色。路边的各种栏杆、线路及路灯也未能幸免,几株行道树更是仿佛经历了霜雪,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鸟粪气味。在采访过程中,摄影记者也连番遭到鸟粪“轰炸”,相机也被弄脏,从相机上的粪便中仍可辨认出消化到一半的细碎鱼鳞。总之,通篇报道没有提到任何令人愉快的事情。

我在美国生活了十五年,每每深感这里的环境保护之优良、人和动物的关系之和谐。受鸟粪袭击,自然属于家常便饭。那天送女儿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孩子们在那里玩,我则找个树荫下的椅子坐下看书。没看上十分钟,就受到空中淋浴,是鸟在头上撒尿。回去开车时,又发现车也被鸟粪染色了。鸟粪落在车上,不及时处理很难洗。周围的美国人,经历恐怕大致相当。不用说是一般的鸟,老鹰在闹市区出没也不是新鲜事。一位同事住在波士顿的海滨地区,走路上班居然频频受到海鸥的袭击。她传授的诀窍是张扬起自己的双臂,学着海鸥飞翔着跑过这一段,一般就没有事情了。大家谈起这些事情来,无不眉飞色舞,觉得是很好的人生经验。去年住在近郊闹市,大白天看见一队小鸭子跟着妈妈过马路,汽车全都停下来,有人跳下自己的车给鸭子当交通警,导致了短暂的交通堵塞。这不仅没有人抱怨,一位中年妇女还兴奋地对我说:“我们今天太运气了!”我们一家则因为太喜欢自然,去年搬到远郊农村,房子就在丛林中。前几天开车送孩子上学,路上居然一只大乌龟(足有海龟那么大!),在慢腾腾地过马路。过往车辆马上停下来,有人立即打紧急灯拦路,对之加以保护。这几天,我家厨房前的葡萄架上有鸟作窝,野生知识比较多的女儿告诉我那鸟叫robin,喜欢唱歌。为了不打扰鸟妈妈,全家决定暂时不到葡萄藤架下吃饭…. 我时常和学琴的女儿分享听肖邦的心得,称肖邦是音乐家中最好的“鸟”,因为他第一钢琴协奏曲中激越的“鸟叫”总能把人的情绪带入高潮….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还记得小时候每年看到天空中大量候鸟迁徙的壮观景象。但到了九十年代初,这种景象已经不见了。看了上海交大的“鸟灾”,心里本能地一阵惊喜:在如此高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生态绿洲岂不是交大的一大环境成就吗?但是,看到学生的反应,则不免沮丧、担心。第一,这些学生想的总是自己,太自我中心,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似乎没有任何责任感。第二,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太差,看见几只鸟,就大呼“鸟儿泛滥,鸟屎横飞,谁来管”。难道这些自己无法处理这些事情吗?难道不能成立个爱鸟协会,组织起来自愿清洁那几条街道吗?在我们的教育中,从小被父母伺候,饭不做,衣服不洗,就知道考试。结果碰上几只鸟就张皇无措,未来还怎么对付环境的挑战?

如果人不能和鸟共处,就无法和自然共处。最后倒霉的还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