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薛涌微博
薛涌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319
  • 关注人气:207,7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中产大国

(2008-12-05 10:18:17)
标签:

杂谈

所谓中产阶级,在美国的语境中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是个政治概念,指代的大致相当于普通选民。不过,并非哪个国家的人都有美国选民那种政治权利。所以,在跨国比较中,中产阶级往往被作为纯粹的经济概念来使用。

 

最近美国的一位叫Roy D. Adler的商学院教授,从市场的角度把中产阶级作为纯经济概念来运用,得出了中国将于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产阶级大国的结论。他在界定各国的中产阶级规模时,并非死守人均收入或人均GDP这一把尺子,而是综合了GDP、识字率、城市化程度、失业率、贫困率等因素衡量。用他自己的一句大白话来说:凡是那些在日常消费中买得起西方减价店的商品的人,都属于中产阶级。

 

根据这一标准,目前美国的三亿人口中,有两亿七千多万是中产阶级,中产的总数名列世界第一。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不到两亿属于中产阶级,中产总数已经占了世界第二。接下来是日本和印度,其中产人口都超过一亿。在过去六年中,中国诞生了1.85亿新中产阶层,比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整个欧洲在同期内增加的中产阶级数目的总和还多。依照目前经济增长的走势推算,到了2015年,中国的中产人口将为3.34亿,成为世界第一;美国是3.14亿,为世界第二;印度以1.36亿居第三; 日本第四,1.02亿。

 

这种中产阶级的全球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国的实力。比如,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固然到了世界第一,但即使到了2025年,中国的中产不过在总人口中占不到四分之一,而现在美国的中产阶级就占总人口的90%左右。另外,即使美国的中产比中国的中产人口小,但因为美国的人均收入高得多,中产的整体购买力还会高出中国。

 

但是,这些数据也并非全无意义。记住,统计这些数据的是位研究市场学的教授,他有非常实际的目标,那就是看看未来十年跨国公司的生意究竟在哪里。对于中国来说,特别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之中,要思考走出危机后的经济战略,这些数字就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接受他对中产的实用性定义的话,那么在六、七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就将成为世界第一中产大国。这将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之一。

 

我几年前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主旨是讲:中国不能总作跨国公司廉价的供货商,中国的经济应该摆脱对出口的过分依赖。中国有着巨大的内需的潜力。中国的企业,要充分占据近水楼台的优势。其中的一条,就是在充分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而不是一味追随美国的生活方式,比如看人家开车自己也开。这样,在许多满足中国人独特需要的领域,中国的企业就能捷足先登。最近的全球危机,必然会导致海外市场的萎缩,会带来阵痛,但这也许正是进行由出口导向转到内需导向的调整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