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要煽动仇恨

标签:
杂谈 |
奥运会开赛在即。突然网上出现了如下这样一段评论:
“北京的空气再次成为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借口。2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奥运会运动员戴面具将让中国丢脸”的文章。文章称,美国参加三项全能的运动员雅罗德·舒梅克正面临抉择: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时是否戴上面具。文章说,北京官员坚持说戴面具没有必要,但美国奥委会已将秘密研发的高科技面具分发给其600多名参赛运动员。对于《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奥运会运动员戴面具将让中国丢脸”的文章,网友们纷纷予以了谴责。对于某些西方媒体戴着假民主面具,公然污蔑中国的做法,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读了上述文字,不免心下有几分吃惊。《华尔街日报》那篇文章确实有,我刚刚看过,实在看不出有任何恶意,更谈不上蓄意丑化中国。首先,那篇文章的标题翻译的就不准确。原文是Olympic Athletes Wearing Masks Could Cause China to Lose Face,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奥林匹克运动员戴面具会让中国丢脸”,根本没有“将”字。《华尔街日报》报道的仅仅是一个事实:有的美国运动员在考虑带面具。
这一报道的中心人物是美国三项全能的运动员雅罗德·舒梅克。他过去到中国参赛没有带面具,结果肺部感到很不舒服。结果去年到北京郊外参加另一次国际比赛时的四天都带面具,只是在比赛临开始前几秒钟摘下。当时一些运动员嘲笑他。但是,最后他的成绩是美国队中的第一,并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尝到这个甜头,他就更希望戴面具了。
|
中国空气污染严重,是一个客观事实。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有八个在中国。中国为了保证奥运会其间的空气质量所作的努力,特别是单双号机动车辆进城的制度,早已经被国际媒体大肆报道。但是,毕竟奥运会还未开赛,对这些措施的效果,一些外国运动员心里没有底。为了在中国举行的比赛进行特殊准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实,岂止是外国运动员,中国的居民在城市大街小巷骑车戴面具(口罩)的情景,不仅司空见惯,而且经常出现在媒体的照片上。难道这也是要抹黑中国?
http://s.wsj.net/public/resources/images/P1-AM306_MASKju_20080720182118.jpg |
[这两位在北京汽车的同胞,是否也是要给中国抹黑呢?] |
众所周知,奥运会是世界上最激烈的体育竞技,胜败经常在毫厘之差。各国一直都在运用一切技术手段帮助本国运动员获得这一毫厘之优势。美国经过两年多的秘密研究,发展了针对北京奥运会的高科技面具。据说英国也发明了自己的面具技术。不过,根据这篇《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国奥委会虽然给运动员发放面具,但也同时建议运动员在开幕式时不要戴,提醒运动员这样作可能伤害中国人的自尊心。许多运动员也在出成绩、保护自己的健康和照顾东道主的感情这两端之间犹豫不决。可见,人家不仅不是蓄意抹黑中国,而且非常考虑如何不伤中国人的面子,甚至有的运动员正考虑为此作出自己的牺牲。
本来,在奥运会这种高水平的竞争中,运动员只要不使用违禁药物,就应该有充分的自由使用一切技术手段提高自己的成绩。任何人都不应该以任何借口给他们施加压力、妨碍他们这样作。更重要的是,奥运会的一大目标,就是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而不是仇恨。这次北京奥运会,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开放的形象的盛典,世界媒体都集中在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奥运会容不得一件不理性的事件发生。对此,媒体自然责无旁贷。从现在的情况看,在奥运会其间外国运动员戴面具大概很难避免。在这样的时刻,媒体应该帮助中国的公众作必要的心理准备,理解这背后的理性战略,就算人家有误解和疑虑,也应该鼓励公众宽大为怀,而不是煽动仇恨。如果这样不负责任的报道和评论持续下去,只会让主办者保证奥运会期间太平无事变得日益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