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真是如此吗?现在谁也不可能预测。不过,这番话也非空穴来风。希拉里在投票前,频频跑到外州竞选。号称是最有效率的“克林顿机器”,在投票前早就停运了:没有给选民发短信,没有给选民打电话督促大家投票,似乎是不战先放弃了阵地。
希拉里和克林顿在美国总统政治中撕杀十几年,当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的整个生涯都投身于捍卫黑人的政治利益,克林顿甚至被称为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们虽然种族上不是黑人,但对黑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了如指掌:当黑人看到一个黑人政治明星赢了白人人口占95%的州、有现实的可能成为总统时,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凭肤色投票、抛弃克林顿。南卡的民主党选民,黑人占一半以上。在这个州和奥巴马争,肯定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在奥巴马艾奥瓦首战大胜后,克林顿夫妇就算到南卡必输无疑。
既然要输,就必须输得符合自己的长远战略目标。奥巴马的优势有两项:第一,他是个黑人,但从不以肤色说事,“文化行为”和白人几乎无异,被看成是超越种族恩怨的希望,所以大量的白人都投入到他的旗帜下。第二,他刚刚进入政界,积怨不多,被看成是一位不搞恶毒政治攻击的好人,是超越政治的政治家。希拉里在南卡的目标,则是把奥巴马变成一个靠种族牌来赢得选举的候选人,并且把他拖进政敌之间彼此恶意中伤的肮脏游戏中、让大家看到他也并非是个好人。这样虽然输了一个州,但为赢得其他州奠定了基础。
而这样的战略机会,最先是被奥巴马自己送上来了。在新罕布什尔的预选中,克林顿跳出来为妻子助战,攻击奥巴马关于始终反对伊战的吹嘘是一个“童话”。后来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阴沟翻船,对此耿耿于怀。接下来内华达一战,他料定赢不了希拉里,南卡就非拿下来不行。而他在南卡最大的本钱,就是黑人。于是,他的竞选总部下令寻找希拉里和克林顿对黑人不敬的言论。结果,克林顿的“童话”说,被歪曲成奥巴马的总统梦是个童话,暗示黑人不应该做梦当总统。另外,希拉里在一次谈话中称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林登.约翰逊签署民权法案时实现了。奥巴马的人马上打上来,说她有意用林登.约翰逊来压马丁.路德.金,似乎黑人的梦想一定要通过白人来实现。一时媒体大哗。但是,克林顿夫妇一生献身于捍卫黑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无懈可击。奥巴马也马上意识到,这样打种族牌,就把自己这个“白”黑人变得太“黑”了。即使赢了南卡,日后面对绝对多数的白人选民,就别想再赢,所以一看不好赶紧收场。但是,他在南卡的预选电视辩论中,还是另开战场,率先对希拉里展开了刻毒的人身攻击。这也正中希拉里和克林顿的下怀:反正我们早被媒体丑化为喜欢干脏活儿的人,你的手最干净。现在咱们都在污泥里滚,这样你那超越政治之上的“好人”形象也就毁了。双方由此打得野蛮之极。
结果怎么样呢?应该说,克林顿夫妇原初的目的达到了。看看数据就知道:奥巴马在几乎是全白的艾奥瓦州赢了希拉里九个百分率,在另一个全白的州新罕布什尔输了希拉里两个百分点,在内华达州的非黑人选民中,则输得更多。这次南卡大胜,靠的是80%黑人选民的支持,但在非黑人的选民中,只有在二十九岁以下的选民中有优势,而这是占选民比例最小的年龄段。在其他年龄段的非黑人选民中,他都输给希拉里。他在非黑人的选民中,支持率一次比一次低。一大原因,恐怕是他以“白色”黑人的形象(即文化行为象白人)出场,白人支持他成了时髦。如今为拿下黑人州,则变成了“黑色”黑人,在白人选民中的支持率就下降了。更不用说,这次和克林顿夫妇恶斗之后,百分之五十几的选民认为他对希拉里的批评不公正,“好人”形象也丢了不少。
不过,老谋深算的克林顿夫妇虽然似乎得手了,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比如,虽然半数以上选民认为奥巴马对希拉里批评过分,更有百分之七十多的选民认为克林顿夫妇对奥巴马批评过分。伤人不浅,害己更重。看看南卡的结果,如果黑白选民对双方的支持比例维持现状,日后白人州登场,希拉里就会赢。问题是,奥巴马胜得这么大,势头在他那里。南卡投票前,他在非黑人选民中的支持率仅10%左右,最后则赢得了四分之一。所以,他对希拉里来说,依然是个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