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薛涌微博
薛涌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319
  • 关注人气:207,7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育必须教育化                       薛涌

(2007-04-28 20:37:52)
我一再提出,中国的体育要摆脱政治体育,民族主义体育的“奥运战略”,走商业化和教育化的路。商业化还比较好理解。但是,体育的教育化,不仅体育部门的人不理解,教育部门的人也不理解。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自己的发现:“2005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监测结果分别高出0.7厘米、1厘米。体重和肥胖的学生比例也在迅速增加。但是,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 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 另外,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

怎么解决这种青少年的健康危机?根据教育部的介绍,目前出台了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如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将达到标准作为“学生评选三好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体育课时;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延长课间操时间,推广课间体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等。体育考试成绩不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而且将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与高校、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适度挂钩。

这一套改善设置课程,和“三好学生”,升学等挂钩的作法,我们这代人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说已经断断续续地实行了几十年。有效果吗?没有。这是个人所共知的事实。那么,在计划经济时代用行政命令和政治动员等方式贯彻不了的事情,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能贯彻吗?我看大家还是不要做梦了。

其实,改变学生健康状况并不难。中小学多建运动队就可以。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天性好动。你不管他们,他们也会从事体育运动。记得文革时期,学校的课时有时无,家长去干校,城里的孩子无所事事,没有人管。于是,他们以公寓楼为单位,自发组织起球队。互相比赛,而且还挺有秩序。

可惜,到了我们的学校里,教育和体育就成了截然分开的两块。一个是教育,一个不是。似乎体育只管健康,和人的思想,品行,性格等等无关。功课一紧,体育就被抛在脑后了。

我们不把体育当教育,等需要培养学生的品性时,就以别的方式代替,比如军训。军训要培养学生组织纪律,克己服从,吃苦耐劳,集体观念等等。其实看看美国的学校就知道,这些东西人家并不是不重视,只不过人家是通过体育来培养的。因为大部分体育,都要组织成团队。孩子们进了运动队后,个个想赢。而比赛的经验会反复告诉他们:没有组织纪律,不知道克己服从和吃苦耐劳,没有集体观念,球是赢不了的。这是活生生的人生功课。这次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枪击惨案后,《华尔街日报》的社论强调学生教育中的道德培养,特别提出家庭,牧师,老师,教练是孩子的价值观念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其中家庭和牧师讲的是社会环境。老师和教练则讲的是学校。在美国,从中小学到大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教练的作用常常能和老师相比,地位也相当高。

我们则不知道利用孩子们好动好胜这种天性来激发他们的求胜欲和成功欲,并通过体育向他们展示要成功必须怎样做。我们把体育都归结为什么“达标”,“三好学生”,升学考试等等枯燥乏味的要素上。这种体育,其实就是告诉孩子:好好听大人的话,我们就按你有多听话来奖励你!最后孩子被教育得唯唯诺诺,暮气沉沉,一点自发的冲动也没有。

我希望教育部门能换换脑筋,以符合孩子天性的方式,通过把体育融入教育来激发他们的人生志向和理想,强化他们的身体。我也希望体育部门早点从奥运战略中醒来,通过体育的教育化来为中国的体育发展开拓一条新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