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国为什么不必养作家?  薛涌

(2007-02-17 11:05:42)

不久前,中国作家协会的新主席铁凝呼吁维持作家供养制度,认为一个大国养不起最优秀的作家是悲哀的。最近,又看到在《南方周末》上正在进行的中国是否需要文艺复兴的讨论,不禁把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为什么 要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因为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人文荟萃,许多艺术大师是接受政府供养的。这种供养之慷慨和有效,恐怕在世界史上都罕有能望其项背的。艺 术和文学不同。文学创造成本很低,有纸有笔有饭吃大致就可以;在印刷术普及后,文学因为有广大的图书市场,赢利潜力很大,可以跨国销售。但是,艺术就不行 了。一幅大型壁画,一座雕塑,一栋建筑,一般都要有超出艺术家本身所拥有的资本的支持才行。而且,这些作品只有一件,不可能象书那样一印就是几千,不停地 赢利。没有资助,这些艺术就不可能存在。

再看看 资助文艺复兴时代的辉煌艺术的是谁?不是大国,而是小国。甚至这些小国也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而是独立的城市。那时的欧洲,还处于分权之下诸侯与独 立城市并立的阶段,并没有发展到成熟的地域国家或后来的民族国家。而等后来这些更大的政治体崛起成为“大国”后,在资助艺术上却很难比得上佛罗仑萨,威尼 斯。为什么呢?搞清楚这一点,对确定我们的文艺政策,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些小 小的城市国家的起家,首先就是避开大国政治,维持城市的自治性和开放性。以威尼斯而言,本是一片被海与大陆隔开的浅滩泥沼,在战乱中人们于此避难,从未想 到久留。因战乱不止,最后才由暂居变成了久居。当时的陆上帝国,把土地看作主要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威尼斯这群半泥沼式的小岛,实在不足挂齿。另外,内陆帝 国靠的是骑兵和步兵。渡海侵占这些岛屿,也非其所长。结果,威尼斯竟神奇地在乱世中躲过了帝国之间的撕杀和北方民族的掠夺。

当居民 不得不把这群不毛的小岛当作家园时,就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谋生术:航海做生意。久而久之,威尼斯的商船和保护这些商船的海军就名声遐尔。而陆上帝国远程征战 时,需要长距离的运输,包括运兵和维持供给线。海运则是最便宜的方式,甚至有时是唯一的方式。帝国没有这样的能力,只好到威尼斯来要求服务。威尼斯则不愧 是天生的商人,提出互利交易:我把兵和物资给你运到指定地点,在你的帝国中,则必须保证我们商人的通行无阻和种种贸易特权。拜占廷帝国的军事调动常常离不 开威尼斯。后来欧洲人的十字军东征,包括最后攻陷康斯坦丁堡,靠的也是威尼斯的船队。

威尼斯 就这样控制了与东方的贸易,成为欧洲巨富,海军也成为地中海一霸,由城市国家发展成城市商业帝国。不过,金钱和武力并非一切。威尼斯的繁荣,不是靠征服兼 并别人的土地,而是靠别人和他们做生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就成了生意的品牌,不仅是贸易中心,还必须是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以及政治中心。所谓“软权 力”变的特别重要。佛罗仑萨等也大同小异,都属于崛起的工商城市,要靠与外面的纽带过日子,要让别人有来自己城市的意愿。如果在宗教和文化上丧失了吸引 力,别人不喜欢来,生意也就萧条了。

所以,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之间,不仅斗富斗武,而且展开了文化竞争。政治小国成了文化大国。各城市都不竭余力地支持艺术事业。狭长的亚平宁半岛,也就成了欧洲的艺术博物馆。

帝国则 没有这种需要,不在乎外面的人来不来。帝国是用武力占领广大的领土,然后搜刮治下的资源,除了装点宫廷外,不需要对艺术投资。也许帝都还有可看之处,其他 地方艺术就相对萧条了。而且,装点宫廷,也是为少数人服务,不象文艺复兴的那些艺术,只有具备了公共性,让四面八方的人知道和看到,对城市才有意义。所 以,文艺复兴的艺术,在反映时代风尚的世俗性上,要领先一头。

从这个 意义上说,大国没有必要养作家。看看当今世界的大国,政府对作家的供养可以说微乎其微。而且铁凝大概也很难找出几个“最优秀的作家”是靠大国政府养的。大 国具有垄断性权力,即使供养,也不会考虑这些作家是否对世界各地的人是否有文化感召力,而更喜欢把钱给几个听话的,嘴甜的,供养出来的最后就是政府的宣传 干部。

从欧洲 文艺复兴乃至日后启蒙运动的历史经验看,有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市场,和政治上的分权架构,最有利于文化竞争和文化繁荣。中国目前有共同的市场和文化。要 有文艺复兴,地方就需要更多自治的权力。把资源集中起来让大国政府养作家不是出路。鼓励地方的创新倒是正途。比如,湖南电视台通过办超女引起举国的注意。 此举在文化结构分权化上,是一个革命,意义非同小可。不要觉得超女俗。文艺复兴时,那些艺术也被指责为媚俗。文学和艺术不是由大国大政府来养,口味也不是 由政府定,而是要由大社会大文化来养。社会和文化之大,也恰恰体现在地方之间的竞争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