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才生没有必要非上名校?

(2006-12-03 06:51:16)
多维2007年北美华人消费者调查报告 --教育篇(chinesenews
施雨(chinesenewsneinesenewsnet.com)

  学历就像一张通行的IC卡,如果它“出身名门”,那就是金卡。也许一开始是好学生让学校扬名,但不可否认,好学校页让学生享受到各种特殊待遇。华人的 名校情结,也许就因此而来吧。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在美国没有任何根基,更谈不上什么家势世渊源。借助名校的威望和校友们的关系网,也是一种很好的投 资眼光。(chinesenewsnet.com)

  既然把家庭教育消费当作一种投资,那么就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关于投资的意愿问题,投与不投究竟有什么不同?其二是关于投资的回报问题,到底值不值得 如此投资?这两个应该是最核心的问题,即使华人家长无论盈亏都无怨无悔地投资,但这两个问题一样会在心里问自己好几遍。任何家长聚会,聊到教育投资一般也 离不开这两方面的探讨。(chinesenewsnet.com)

  朋友家里两个儿子前后大学毕业,起薪都差不多,投资却有极大的不同。大儿子小学便开始读私立学校,不惜花大钱让他学各种各样的才艺,最后如愿以偿上了哈佛大学。小儿子一路公立学校,才艺方面随他的兴趣,完全自然发展,按部就班上了州立大学。(chinesenewsnet.com)

  
http://photos.chinesenewsnet.com/Xinhua/2005/11/2005_11_26_23_00_39_204.jpg


书法也是华裔孩子喜欢的学习项目之一。图为一名华裔小学生在作书法表演。(新华社)(chinesenewsnet.com)


对这两个孩子的教育投资,无论从经济还是精力两方面来看,大儿子所消费的无疑是小儿子的好几倍。父母这边倒没有什么说词,激烈的反应倒来自大儿子。大儿子 忿忿不平地抱怨:我没有童年,没有快乐。我从来无法像弟弟那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活着,爱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就因为我是长子,成了父母的试用品,又像 父母手里的小木偶,所有玩乐的时间都被父母强迫拿去学各种才艺。我是为我的父母而活着,为他们学这学那……父母在我身上寄托的厚望给我很大的压力。更重要 的是我一直很累,为上哈佛大学拼命很累,我一点都不开心。(chinesenewsnet.com)

  当然,留给更多家长的思考问题是:如果早知道哈佛大学和州立大学毕业拿的年薪差不多,父母还会做这样的选择吗?如果换成自己,自己该怎么安排孩子们的教育投资?(chinesenewsnet.com)

  假如你仅仅是想去美国读一个电脑硕士,从毕业后收入的角度,哈佛大学电脑硕士和普通大学电脑硕士的毕业后收入,不会相距太大。从技术的角度,普通大学 传授的内容肯定不会比名牌大学的少一章、短一节。企业在雇佣你的时候,除了面试之前看简历的时候兴趣大点,其后还得看能力,意义似乎也不大。但是,假如你 的志向是要做微软研究院负责人,或者参政,名牌大学的高学位就比较重要了。越是着名的大学,前瞻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就越超前。美国的名牌大学哈佛等在学生 和家长花了20万美元后,不只是给学生一个荣耀的哈佛文凭,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很高投资回报的工作以及事业上的发展。(chinesenewsnet.com)

  有些分析家认为多数名校确实有相当的优势。比如,哈佛经济学家卡罗琳·霍克斯比(Caroline Hoxby)进行的研究表明名校毕业生的收入确实比考上其他学校的能力相当的学生的收入高很多。她提出在能力相当的学生中,考上顶尖大学的人在他们的职业 生涯中平均赚290万美元,而进入一般名牌大学的人赚280万美元。而考上其他大学的人平均收入是250万美元。(chinesenewsnet.com)

  霍克斯比提出:“前50名左右的大学有明显的优势,在名校结识的人脉关系非常重要。这不是说你认识了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人家就给你一个工作,而是说 你可以在校园里的学术会议和演讲里结识多个领域的专家、人才。名牌大学里这种会议非常好。”她估计学生能够得到的教育上的优惠中四分之三由他的努力和才能 决定,在任何好学校中都差不多。剩下的四分之一她认为是由学校的地位决定的。如果和非名牌高校的好学生比起来的话,名牌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机会。(chinesenewsnet.com)

  她还补充说明“如今许多高校都有非常好的教师,教师不是名牌学校的优势所在,在教师水平方面,同样地处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和罗格斯大学 (Rutgers)也许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这两所学校的学生的差别非常明显,每个人的教育部分来自与其他学生的相互交流。”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 些学生可能导致神经紧张甚至崩溃,但是多数人确实在压力下表现更出色。(chinesenewsnet.com)

  然而,相反的结论来自加拿大蒙特娄麦吉尔大学管理学教授的调查,他们追踪1990年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19位优等生表现,结果发现其中10人完全失 败,另外4人至少有问题,只有5人表现不错。他认为,实际经验比名校学位重要。纽约佩斯大学鲁宾商学院2006年一项研究分析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482家 公司,发现只有162家公司的执行长获有MBA学位。公司执行长获有名校MBA学位者,表现并未优于执行长只有一般学校MBA学位的公司。 (chinesenewsnet.com)

  优秀学生没有必要非上名校?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家长、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不一定。2006年9月18日《华尔街日报》B1版上专栏作家卡罗尔·海 莫威茨一篇题为《任何大学都能够做到──美国大公司的多数首席执行官们从州立大学毕业》的文章就认为,其实毕业于常春藤大学或一般大学并无多大区别。这与 美国的真实情况比较吻合,因为频繁出现在影响力相当大的报章杂志上的着名教育与经济教授们的意见大多趋向一致,即由于大多数社会、经济、政治界的知名人士 毕业于非名校,所以理性的尖子生真没有必要非要上名校。(chinesenewsnet.com)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统计,当今美国的500家大公司只有10%的首席执行官大学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因此,《华尔街日报》的文在通向首席执行官的道路 上,领导能力、渴求成功的愿望与行动比一张常春藤名校的文凭更为重要。比如,沃尔玛的首席执行官李·斯科特毕业于堪萨斯州的匹兹堡州立大学,英特尔的首席 执行官保罗?奥特林尼毕业于旧金山大学,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雷克斯·蒂勒森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这样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chinesenewsne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