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马军 实习记者 朱志鹏 图/Mitbbs
麻省理工学院的两名教授,在他们的网上课程中使用了一些包含有甲午战争时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等内容的版画资料。麻省的中国留学生就此与校方谈判,并发布带有个人评论的抗议帖子。随后帖子流传到国内论坛,引发华人圈强烈的不满。而有中国学者表示,事件中该反思的是中国人。这是一起因误读而发生的偶然事件吗?
本报记者近日电话越洋采访了中国留学生、麻省校方、相关教授、旅美学者,还原“辱华版画”事件的表象与真相。
北京时间5月13日凌晨4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韩麟接通了记者的越洋电话。韩是此次“辱华版画”事件中国留学生与校方谈判的三位学生代表之一。
韩麟告诉记者,曾挂出“辱华版画”的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麻省”)网上课程“视觉文化”主页已在5月5日重新恢复,此前它被撤下来近2周时间。
记者进入“视觉文化”主页,看到第3章“throwing
off Aisa”(脱离亚洲)中,引发争议的数十幅版画仍挂在上面。但在每个主要页面和每幅画的左上角,都有一个明显的粉红色长条提示,点击进入,就能看到这样一段话:
“视觉文化从未经删节的历史材料中选取图像,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部分。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有的图像可能会令人反感并让观众痛苦。这些图像的描述及展示并不意味着对其内容的肯定。”
这一小段提示,分别使用了英、中、日三种文字。
4月23日和24日,麻省网站在首页刊出了一个推荐性质的链接,该链接指向一个对外教学课程,其中有数幅日本军队在甲午战争中屠杀中国军民的版画图片。麻省的中国学生认为这些画有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抗议者们严厉批评说,作为“视觉文化”课程的主办人,道尔教授和宫川茂教授对受害者的感情考虑不周。
在重重压力之下,相关的页面很快被撤下。
麻省的中国学生和校方、教授经过前后两次会谈。在第二天的会谈中,经CSSA(麻省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努力,双方达成一致,由校方和两位教授分别公布了两份道歉声明。
麻省首席执行官克雷出席了前后两次会谈,并执笔了其中的一份道歉声明。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Susan,事后也亲自对此事发表声明,陈述自己的观点。事件基本上就此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