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潮》汇编集选摘(27)吃鸡与放牛
(2017-09-30 08:20:29)
标签:
黄海潮汇编选摘鸡汤放牛淴浴 |
分类: 琐事记忆 |
一、鸡汤,鸡肉,不是白吃的.(2009.8.10)
过了一段时间,我的床边长出一棵“小小的苗”绿油油的.没几天.小苗有十几公分高了,尖尖的,还有点触手疼的.我想下面是什么种子,就刨地看个究竟.真是不刨不知道.一刨花样真不少,原来下面有许多虫子,在鸡骨头周围爬来爬去再挖下去鸡毛也出来了,原来那是一棵“伊拉克蜜枣”的种子.在肥沃的有基肥的土地上成长呢.看来这鸡汤鸡肉,不是白吃的,总得花点劳动哦,无非不是在大田里而是在室内劳动吧.
二、宣传队,农田活,养牛 (2009.8.3)
俞X:
牛棚里最大的便利就是有一口大锅,还有充足的柴草。本家老弟没有充分利用,真是浪费资源。
在农场洗澡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冬天,得长途跋涉地去陈家港。难得一二次在宿舍洗一回还得兴师动众地烧篝火取暖。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牛棚是个洗澡的天堂。那里有一口煮饲料的大锅,足以同时躺下二个彪形大汉。选一个锅子被洗干净的时机(可以减少刷锅的成本),挑上4担(8桶)水,叉上一叉草(或棉花秸)就基本齐活了。7桶水倒进锅里,一桶水放在锅台上备用。锅里放二块洋瓦(一块垫背,一块垫臀)或半张芦苇席(功能是一样的)。锅上横一条扁担(可以坐在上面搓垢),然后开始烧锅,烧锅烤火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也是“热身”,可以慢慢地脱衣服。不等水太热就可以下锅了,同时必须把灶膛里的火压住,让余火慢慢地加温。一般来说等到水热了,火也差不多了,如果水温还在升高,就得往里兑冷水了(靠备用水)。当时躺在锅里,看着热气在漏进屋内的太阳光里袅袅地升起,嘴里哼着《茫茫大草原》......。半个小时的洗澡真是彻头彻尾享受,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字----爽!三个字“酷毙了”这时别说是苏州的清泉,天一池,就是上海黄金荣天天光顾的裕德池也不换。
还就是有这么一个知青一个人单干差一点给弄僵:有一天傍晚我们几个人散步路过牛棚,听得里面有哗啦哗啦的水声,觉得很奇怪,进去一看,不得了,一个69届知青精赤条条地站在锅台上用一把大勺子“扬汤止沸”呢!锅里的水都快开了。他却冻得上牙打下牙,我们赶紧帮他把灶膛里的火灭了,再替他弄来一担水.....后来他常对我们说:余火不得了...
胡XX: 俞X说的牛棚洗澡不少同学都享受过,现在回想起来,可惜当时不懂“桑拿”,如果在大锅上蒸一蒸,再找些盐蒿草在身上拍打拍打,那一定更爽更酷毙了。
张XX: 俞X说的“69届知青”是胡礼刚?那个“比例大模子”?
记得刚到农场时,宿舍里的毛竹大樑上有副吊环,苏中的大模子们时不时地来显摆一下,扣腕、引体向上、翻身上环,然后一二三四地挺上几下,得意地翻身落地。胡礼刚是我们69届去农场同学中人最为矮小的,人称“小狐狸”先狡猾地不动声色,观察几天后,终于有一天把外衣一脱,单手吊环,引体向上,然后用双手翻身上环,身轻如燕,把吊环玩得心应手,看得大模子们口瞪自呆,当即按住胡同学,才发现吴肌肉凹凸有致,条块分明,于是称其为“比例大模子”。“余火不得了... ”是他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