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山西之蒲州古城
蒲州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西南约17公里处的黄河东岸,传说中的舜都蒲板即为此处。引城始建于周时,以后屡有重建扩修,历为州治府治,中唐时为中都建制,属中国北方历史重镇。城周长约10公里,金元之交战争破坏严重,明清修葺颇多。1959年因三门峡水库建设,城内居民全部迁出,城砖剥揭几尽,但城坦土胎轮廓几乎完整保存,城内鼓楼及南、西、北门遗构清晰可见。1989年又从古城西门外出土唐代开元时所铸铁牛、铁人各四尊。蒲州古城遗址是国内外研究中国古城垣历史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我们在参观解州关帝庙后去普救寺和鹳雀楼的途中,以及回运城住宿的途中,曾两次经过蒲州古城。虽然没有下车,也没有此项内容,但在车上拍得几张照片,同时也对古城蛮有兴趣,故回来后,查了一些资料,对照着照片,做成本集,也算是整个山西旅途的一个插曲。
自古蒲州城西临黄河,滩涂旷野,丛生蒲苇,因之名“蒲”。蒲州古城从明朝开始,因离黄河较近,屡受黄河水威胁。1942年7月3日,水淹城北20多人村庄,城墙将水劈两股,绕城而流,城被围其中。所以,这也是当时蒲州城号称是河中府得名的由来。蒲州古城现属于山西省永济市管辖,看到有关报道说,山西有关部门将投巨资对蒲州古城进行修复,修复工程将根据《文物保护法》“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按照《蒲州府志》古城图分四步修复:修复西门,建关帝庙、白马庙;修复北门,建钟楼、鼓楼、贡院等;修复东门、建舜帝庙、蒲州府、县衙等;修复南门,建唐都一条街,24座翰林院,薰风楼等。
我不知道到时新修复的古城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新建的古城如成为全国统一的格调,加上复制的文物模型,实在是一件认为不值得庆贺的大事。
资料又说,现在站在鼓楼往四周了望,城的轮廓还存在,可以看到北门的门洞。从现有的遗迹不难看出整个古城当初是怎样的规模。据《蒲州府志》记载,蒲州古城高八丈、方圆一千六百步,比现今的平遥古城大2万余米,是山西境内最大的古城。1959年,因三门峡水库建设,蒲州城被列入淹没区,城内居民全部迁出,古城从此废弃。
真的可惜!
1、晚上在运城吃晚饭时的随拍:


2、停车场边,我拍到的地陪导游小姐和全陪小伙:


3、往普救寺去的路上,经过蒲州古城,拍到的新建牌坊:

4、汽车经过蒲州古城遗址:



5、近几年来,在蒲州古城东面重修了中外驰名的“普救寺”,在城西发掘出了唐代开元铁牛、铁人、铁山以及元代大三年建的“大禹庙”前的七根铁柱。
经过蒲津渡遗址,没有停车,估计那近年挖掘出土的铁牛、铁人、铁柱等都在里面:

6、在普救寺等待上车往鹳雀楼去的停车场上:

7、再次经过蒲州古城和牌坊:


8、中午就餐的农家饭店:

9、饭店旁边的拍摄,慢车道变成晒粮食场地:

下一站的往普救寺参观,不知能看到些什么,请继续观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