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眼砂锅”老手艺里有大乾坤

(2017-11-05 14:16:33)
标签:

小眼砂锅

分类: 文化探秘

“小眼砂锅”老手艺里有大乾坤

连永宁  文 \ 图


http://s4/mw690/001hmD8Qzy7fzfaFEll83&690
   “泥里陶制火中烧,型拙暗藏天机巧;看似厨中平常物,此器却能煮八宝。”这是流传在长治县一带老百姓谈及砂锅时的顺口溜,这里的“此器”指的就
是砂锅。在我国民间至今还有用砂锅煎中药、炖肉的习惯,尽管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有各种铝制品锅、不锈钢锅、高压锅等等,但它们仿佛始终无法替代这一传统的砂锅。

长治县自古就是砂锅的故乡,特别是县城东部和中南部的贾掌、南和、宋家山、南圪道、大小北崖等乡村,烧制砂锅产业曾盛极一时,至今在这些乡村还可以看到用废旧砂锅堆砌的砂锅墙。而南和村第六代砂锅传人王文兵至今还在默默地坚守着这一传统产业。

传统技艺历史渊源

传统的砂锅是陶器的一种,所以说到砂锅的历史起源 就要先说到陶的起源。 因为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发展最伟大的发明。陶器出现大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起源要更早,原始人类发明了取火和烤熟食物开始,就一直在研究容器的发明,最初估计是先用树枝编制成器皿然后把粘土涂抹上去经过火烧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再后来开始不断探索出现了最初的陶罐,也就是原始陶器。http://s12/mw690/001hmD8Qzy7fzfmNY39eb&690

我国最早的陶器是什么样子到现在还不太清楚,不过根据近年来发现的旧窑址的发掘,有的专家根据不同的性质划分为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也有专家认为这属于同一文化的两种类型。这些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的一个情况,较仰韶文化要早。这个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砂两种。

长治县一带的砂锅始于明朝,兴于20世纪,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在南和村寨壕沟,仍然保留有废弃的砂锅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文兵父亲遵照爷爷的遗愿,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制作砂锅手艺,而王文兵父子有继续续写着这砂锅的传奇,成立了王志砂锅农村合作社,使这一传统手工艺技艺得到薪火相传。

选料考究工艺复杂

小小砂锅虽不起眼,但制作起来却有着繁琐复杂的工艺。从选料到采料,从运料到磨料;从和泥到醒泥,从制模到制胎;从修锅到晾锅,从上釉到干燥;从装窑到烧窑,从出窑到焖窑......这一道道环节,都有严细的要求。特别是砂锅在烧制过程中,温度要一直控制在900-960°C,其制作一般经过淘洗,根据需求制成不同的器型,做工较为细腻,也有一些不经过淘洗的制作方法。http://s13/mw690/001hmD8Qzy7fzfV0rc84c&690

“金锅银锅不如小眼砂锅”,南和小眼砂锅作为一种传统手工工艺,已流传有几百年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这种烧制砂锅的家庭作坊已是凤毛麟角了。王文兵制作的砂锅,叫小眼砂锅,是目前长治地区唯一一家以传统方法,用铝矾土、煤粉粉碎后充分搅拌加适宜的水调制成稠糊状,装入模具中用手工拍打捏制的工艺。其特点是制作工艺复杂,在煅烧中掌握好火候,使其气性好,在使用过程中,不破裂,熬中药药性不变,煮粥不失营养,用其炖肉又香又嫩,不走味。是其他锅类无法替代的产品。据说,由于王文兵制作的砂锅耐储存,耐烧烤,成为河北邢台著名品牌 “老拐酥鱼”的定制砂锅。一位北京的客人在了解了他的砂锅制作工艺后写了一首诗给予赞美:“天赐泥土化作身,浴火重生铸魂灵;熬粥炖汤好滋味,小小砂锅大乾坤。”

为继承和改进这一传统工艺,王文兵又研究建造气窑,烧制钧瓷,从而提高了产品档次,拓宽了产品领域。http://s11/mw690/001hmD8Qzy7fzgcjM70da&690

传承发展发扬光大

王文兵又名“王小眼“,据说他小时候脸胖显的眼小,所以大人们都叫他“小眼“。王小眼1968年2月,出生于长治县南和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村民说,他从小不好好上学,12岁便弃学在家,由于长的敦实,便去了村副业队砂锅窑干活,从此与砂锅结下了缘分,一干就是四十年。他的父母亲没想到这个不经意起的小名,在五十年后成了知名品牌,响彻三晋大地,在河北,北京,河南等地都成了抢手货,这就是王小眼砂锅。

靠制作砂锅王文兵娶了媳妇,盖了房子,供孩子上小学,上中学,直到上大学。如今随着通信的发展,王小眼砂锅已走出山西,开拓了省外市场,在首都北京也有客户专定小眼砂锅,去年王小眼又大胆引进气窑烧瓷器,销路也不错。孩子王志大学毕业后,也加入其中,说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发扬光大。他告诉记者,近几天阿里巴巴及我省武乡、高平等客户都有定货合作意向。http://s16/mw690/001hmD8Qzy7fzfJF28vff&690

在最近长治市举办的农合博览周上,王文兵的“小眼砂锅”成了吸引参观者眼球的欣赏品。记者在他的展区里看到,砂锅砂碗、砂碟砂壶、砂盘砂鏊,大小器物,各式造型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原本粗粝却不失精美,光鲜耀眼的钧瓷,虽不可与名瓷相比,但这拙朴之色态几乎可以乱真。难怪在今年3月份,他荣获了长治县首届“黎都工匠大赛”铜奖。

如今,小眼砂锅以响当当的品牌名声畅销十几个省市,据说又将成为阿里巴巴网上平台的展销产品。小眼砂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