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襄垣炕围画散发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奇葩

(2012-12-07 17:33:17)
标签:

襄垣围炕画

分类: 文化探秘

襄垣炕围画散发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奇葩

 

连永宁 

http://s13/mw690/45e65a00gd0401e958bfc&690

曾记得小时候回老家,家家户户住窑洞的很多,进入窑洞里在炕头上都能看到色彩斑斓的图画,但由于当时年纪小不懂得那就是炕围画,只是感到新鲜好奇,尤其看到感兴趣的就像看小人书一样,爬上炕头欣赏一番。光阴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随着家乡长辈们的一一离世,想再看看当年炕头早已泛黄的炕围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新一代的村民几乎都搬出了祖辈留下的土窑洞和旧土坯房,宽敞明亮的现代民居內,已没有了炕围画的踪影。

古老的壁画艺术孕育出炕围画

炕围画也叫“炕围子”,是一种在炕围墙上作画的民间绘画艺术,它为我国北方地区农村所独有,炕围画汲取了年画、壁画、建筑彩绘等艺术成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的实用价值和审美功能。在上党地区乃至山西全省,襄垣的炕围画可谓独树一帜,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还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为襄垣炕围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绘画内容一般都是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

               http://s5/mw690/45e65a00g7b39a1381bb4&690

根据襄垣县整理出有限的历史资料考证,襄垣炕围画大致起源于金、元两代,因为当时山西的壁画艺术十分盛行,对襄垣炕围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到明清时逐渐成熟起来,其应用也日趋广泛。一辈又一辈的炕围画艺人,通过手中的笔和绘制出的画,将这门民间艺术传承至今。从襄垣县炕围画的传承谱系中,可以了解到许多近代民间的绘画高手,如明末清初的郝允中、苗滋荣、王锡聪;民国年间的的王之采、连巨先、连根、李一平等知名艺人。解放后,炕围画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文革前后,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炕头都有炕围画,没有炕围画的炕不能称为完整的炕,也许这是襄垣炕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记者在襄垣县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在襄垣县可以找到从事过或者还在从事炕围画的艺人可谓凤毛麟角,有四位艺人还可以联系上。他们是79岁的杨兴龙、68岁的申年富、65岁的郝彦明和71岁的连中华。这四位老艺人都是从小拜过师学艺的。特别是虒亭镇的连中华老先生,是个心灵手巧的多面手艺人,当年在当地十里八乡很有名气,他不仅会画炕围画,而且还擅长壁画、雕刻、泥塑、彩绘及玻璃镀银等手工艺技术。

遗存炕围画都在废弃的土窑里

传统的襄垣炕围画是一种长期植根于民间、依附于建筑居室的实用艺术形式。但非常可惜的是,现在很难看到。襄垣县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中,认为襄垣炕围画非常符合申报条件,于是他们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四处寻找散落在民间的炕围画。他们走遍了全县的村落,虽然也寻找到一些炕围画,但这些几乎全部是在早已废弃不用的破旧土窑洞中发现的。

                              http://s4/mw690/45e65a00gd04034def843&690

    为了能亲眼目睹老艺人笔下的炕围画,记者来到距襄垣县城40公里外的东城村,在这个古老村落的一孔废弃破旧的土窑洞里,果然看到一幅早年的炕围画。这幅画虽说算不上是精品之作,但据说这是民国时期的作品。画面绘制的图案从上到下分六个层面,上面的四层是这幅炕围画的主体部分,第一层面为粗黑线条勾勒的花边组合图案,第二层是立体感非常强的波浪式花边图案,第三层幅面较宽,画面较为复杂,在菱形小格的背景上,仿佛缠着一个宽大的围身玉带,“玉带”上有一幅幅山水图,每幅山水图由挂扣在“玉带”上的如意隔开。山水画上画有山水自不必说,还画有柳树、玉带桥、亭塔楼阁等,清澈的湖面倒影着岸上的绿树,小舟浮在涟漪荡漾的水面上,好一幅秀丽诱人的风景。第四层为盛开的牡丹花,怒放的花瓣上红白色彩运用的恰如其分、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其实襄垣炕围画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者看到的只是一幅风景画,在传统的襄垣炕围画中是,可以读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它不仅是作为一种绘画艺术用来鉴赏,同时还有宣扬贤孝、礼数等用来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极其繁琐复杂的绘制工艺流程

65岁的郝彦明先生应该是襄垣县炕围画老艺人中最年轻的,如今他是第三批、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者来到郝彦明家,向他了解了一些炕围画的绘制工艺流程。

襄垣炕围画的制作有选料、泥墙、裱糊、刷底、打腻、托样、着色、上漆等多道复杂工序,其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很麻烦,所使用的颜料也非常有讲究,主要有矿物和植物颜料,艺人称之为硬色和软色,不过这些颜料现在已不太好找,现在使用的是广告色、桐油、油漆、清漆等。另外还有白麻纸、宣纸、白土、水胶、白矾等辅助材料。

炕围画的高度一般在二、三尺左右,长度是根据土炕的长度决定的。在备齐各种材料做好准备工作后,一是下线,根据炕围的粗细宽窄设计安排,把线打好;二是托样,把炕围的各种截头样谱用香灰托上去;三是落黑,也就是把炕围的全部墨线画好;四是上硬色,把画面全部用矿物颜料画好;五是矾炕围,按一定比例用白矾、水胶加水搅匀后矾炕围墙面;六是上软色,矾墙后用植物颜料染色;七是行粉,把所有的边线用白线画出,其中一部分用黄线,也叫串黄;八是齐边,把所有的黑线再精细地画一遍;九是上油,这是确保炕围画能保持长时间的光亮鲜艳。

郝彦明一边介绍,一边画着炕围画。他说炕围画的种类一般是按主户的年龄段来划分的,年轻人结婚为魁龙硬架,中年人用汉文景架,老年人用清石炕围。此外,炕围画的花边也很有讲究,如串花边、水草边、三栏边等等。

                              http://s7/mw690/45e65a00gd04042390b76&690

郝彦明介绍说:现在科学发达了,各种新型材料很丰富,在绘制效果上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材料,所以在绘制工艺上也有不少创新,但从环保的角度上来说,使用的材料和颜料就不能说是天然绿色的了。

由于襄垣炕围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是最接近生活本源的乡土文化艺术,现如今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和变化,特别是居住方式的变化,窑洞、土炕已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视线。因此,为装点和美化土炕的炕围画,自然也失去了存在的领地。据了解,近年来,襄垣县已加大了对炕围画艺术的保护工作,希望能把这一民间文化艺术保留传承下去,并期待着这朵艺术奇葩能绽放的更加绚丽夺目。

            连永宁 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