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双眼浸泪”自绝博客江湖
标签:
文盲余秋雨关闭博客网络暴力韩寒白烨文化 |
分类: 照猫画虎 |
余秋雨的博客“死的很安详”
@/龙Five
在距离年新年不到10天的时候,一向在博客界“虎啸风生”的余秋雨却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霜打的茄子”——喜欢到余秋雨博客上蹲大号的网民发现,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余大师博客上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评论都已被统统清零——大师余秋雨竟然悄无声息地关闭了以往频繁更新的所有博客!(12月25日)
余秋雨的博客“死的很安详”。白烨当年被韩寒振臂高呼骂至关博一事犹如昨日,如今余秋雨又自绝于博客江湖。二者惟一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抗不过一个人及其背后的众多教徒,而后者面对的却是自发聚集的“倒余”者们。
其实,余秋雨的“坚韧”一度让我刮目相看。因为,面对网民多年来一轮又一轮持续不断地肆意“抚摸”,余大师一直都表现得十分坚强,抑或倔强。但到今天,一向对骂战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原则的余大师终于扛不住了。
余秋雨一定受到了某种刺激。而且,可以想见的是,其“刺激源”的冲击力一定带有类似飓风级的破坏力,否则一向对恶评都有足够心理承受力的余大师,也不会选择这么难看的死法——“金盆洗手”本来应该是高朋满座见证历史时刻的,可是余大师居然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余秋雨似乎值得同情。他受刺激的源头会是什么?或许与余秋雨最近被网友送了一个“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称号有关。试想,知识分子特别是像孔乙己一类的知识分子最怕什么?一向以学者身份招摇的余秋雨,面对“第一文盲”这个对知识分子最嚣张、最彻底的攻击,余秋雨一时招架无力,丢盔掉甲。远遁,有时候似乎是种不错的选择。
余秋雨的崩溃,或许源于多年的身心煎熬。这可从余秋雨的助理直截了当的回应中看出来:我们早就想关了!
但同时,余秋雨的低调隐匿却让我感到一丝诧异。说实话,面对旷日持久的骂战,余秋雨以前在博客中高挂“免战牌”还好理解,但他选择退出并如此悄无声息,却让我明显不适应——余大师居然连一个诸如“因身体原因暂停博客更新”之类的声明都没有。这是一向以倔强面目示人的大师余秋雨吗?这是以大师自居的清高无比的余秋雨吗?
余秋雨选择隐匿BLOG,博客江湖从此少了一个苦命的老头儿。但同时却绝对是广大网民的一个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少了一个蹲大号的方便之门不说,更主要的是不能再欣赏诸如余大师“双眼含泪”劝告网民的尊容——不知余大师当时做出了何等激烈的内心抉择?是否会“双眼含泪”,抑或鼻涕横流?
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大道上的一个异数,余秋雨足够特立独行,可谓独树一帜。关于他的诸多“丰功伟绩”,比山高比海深,在此不再赘述;围绕他而展开的骂战,也从来都是彼伏此起,一次比一次“惨烈”,鉴于众所周知的缘故,似乎已不必再玩裹脚布之类的游戏。
我想,无论如何,大师余秋雨选择阉割博客时,一定不会是在俩小菜下肚、二两茅台穿肠过之余一时心血来潮所致——“捐款门”或许让其心凉,“钟山碑文门”却让其心碎。
长痛不如短痛。余大师终于弄明白这档子事了。但有一点我坚信,关于余秋雨的种种争议并不会因为他关闭博客而骤然停息,相反,“余秋雨自绝于博客江湖”的消息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
余秋雨自绝于博客江湖是坏事,也是好事。前者在于让一位大师级学者颜面扫地,后者在于或将引发一批“有识之士”的张力思考,中心议题当然是:余秋雨被骂至关博是“语言暴力”的持续,还是新变种的“网络暴力”所致?
@合作暗道——QQ:78640898★E-mail:fanlongzeng@gmail.com

加载中…